蜀绣和蜀锦曾被誉为“蜀中之宝”,如今,“家家女红,户户针工”的壮观景象不复存在,而陈德兵却在坚守着
男儿手中线 蜀绣针上织
“为绣荷包儿有人求……瞒倒爹娘绣得忙。”在四川民歌中,蜀绣是少女给情郎的信物,曾几何时,蜀绣在民间遍及千家万户,但如今,人们定情的信物中似乎难觅这蜀绣。
就在蜀绣渐渐远离众人的视野,甚至濒临绝断的时候,今年四十多岁的陈德兵却把蜀绣传承当作了背在肩上义不容辞的责任。
“蜀绣艺人多为男子”
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统称为中国四大名绣。起源于川西民间的蜀绣,由于受地理、气候、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潇洒光亮、构图疏朗、色调柔和的刺绣风格,具有立体质感。
早在晋代,常璩就在《华阳国志》中把蜀绣和蜀锦共同视为蜀地名产,当时的蜀绣艺术已十分闻名。最初,蜀绣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1903年,成都成立四川省劝工总局,设立了刺绣科,由名家设计绣稿。之后,蜀地的刺绣艺术发展更为鼎盛,渐成行业,并且形成了蜀绣制作的中心,在成都的九龙巷和科甲巷一带,蜀绣尤为著名。
那时,衣服要用手工缝制,衣服上的精美图案也只有靠一针一线,精心刺绣。“那时蜀绣艺术普及千家万户,生活中很常见。”陈德兵说,当时的官服、日用花衣、边花、嫁奁、彩帐等,基本上都能见到蜀绣的影子。
蜀绣一般以绸、缎、绢、纱、绉等作为面料,在制作中非常讲究针法绣技,“蜀绣的针法绣技至少有100种以上,并且招招精巧。”在长期实践中,蜀绣的针法绣技日益纯熟起来,最终形成了令人叹服的蜀地刺绣艺术。陈德兵拿出一幅精心装裱了的双面绣“芙蓉鲤鱼”告诉记者,这幅画一面绣的是红鲤鱼,另一面绣的却是青鲤鱼,这叫双面绣,双面绣是蜀绣一绝,针法绣技精巧细腻。另外,还有能达到绣画合一境界的线条绣,衣锦纹满绣则可以绣出五彩缤纷。在针法上,晕针、纱针、点针、覆盖针等都是蜀绣十分独特而精湛的技法。
“在传统中,蜀绣艺人多为男子。”陈德兵介绍说,蜀绣融男子的阳刚之气于阴柔精细的蜀绣中,最终形成了蜀绣独特的风格。据说,因为囿于世俗之礼,在招徒授技时不便招闺中女,所以蜀绣的老艺人几乎都是男子。
“你还在摸针没有”
在上世纪70年代,蜀绣还在川蜀民间广为流传。甚至,在川西的农村出现了“家家女红,户户针工”的壮观景象,从绣人员竟然相当于刺绣工厂在职职工的15倍之多。
但蜀绣的发展势头很快就江河日下。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的运用使得手工生产让位于机械化大生产。“蜀绣在以前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品,而现在仅仅成了一种观赏品或收藏品。”陈德兵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新技术的运用只是一个,“西方文化的涌入也给传统的蜀绣工艺带来很大的冲击,现在的年轻人很不理解我们的蜀绣文化。”蜀绣危机引发了蜀绣艺人对蜀绣针法绣技传承的重新思考。
“我9岁在科甲巷师从魏光建学徒,1981年进了成都蜀绣厂。”陈德兵父母是蜀绣行家里手,所以陈德兵深受熏陶从小就苦练蜀绣的针法绣技。但是,后来蜀绣厂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不景气,1992年,在厂里干了11年的陈德兵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蜀绣厂,为了使生活过得宽裕一些,他转而“下海”做起了修路修桥的项目经理。陈德兵说着过去,难免有些感慨,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告别“经理”,重操蜀绣“旧业”。
“重新拿起蜀绣,是师傅一句令我终生难忘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陈德兵重重地点了点头,续了一根烟。2005年,魏光建师傅病危住院,陈德兵和师兄弟赶去看望他。生死弥留之际,魏光建拉着陈德兵的手,用颤抖而微弱的声音问:“德兵啊,你是得了师傅真传的,你现在还在摸针了没有?”
老人在生死间留下的一句话,让陈德兵内心深深地触动了。“我好多年没摸针蜀绣了,但师傅对我的期望还是那么大,我觉得很惭愧。”陈德兵认为自己有责任把师傅的精湛技艺传承下去。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陈德兵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把原来成都蜀绣厂的工人组织起来。当时他们大多转业了,陈德兵几经周折,拿出积蓄,在家里开了个作坊,开始投入蜀绣传承事业。“买蜀绣的人不多,生产出的蜀绣常常积压库存,但艺人的工钱是不能少的,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压力特别大。”陈德兵说传承这份事业很不容易。
如今,陈德兵的蜀绣世家有了第三代传人,出生于1988年的陈彦朋是蜀绣新生代的杰出代表。陈彦朋10岁随爷爷学习,16岁拜蜀绣大师赵从延为师,陈德兵这一辈教他的就更是大有人在。陈彦朋刻苦好学,凭着一幅《傲雪(鹰)》一鸣惊人,在第十届西部国际“三品”博览会上夺得金奖。2007年,陈彦朋考上泸州警官学院,父亲本想让他去深造,多学点文化,但他下定决心选择了弃学继续从绣。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陈德兵若有所思地说。2006年5月,蜀绣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陈德兵组建了成都蜀锦蜀绣文化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
“现在有了国家的支持,大家对传统文化也重新认同,相信我们的蜀绣会大有前景。”陈德兵告诉影响力周刊记者,就在前不久,锦江区政府和柳江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拨给公司厂房和办公地,都是免费的。“我们有信心把蜀绣发展好,蜀绣将有大气候。”
为了培养传承蜀绣的人才,2009年陈德兵和成都市妇联联合开办了培训班,培训学员三百多人,为蜀绣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27米长,500个人物,涵盖蜀绣所有针法绣技,构成了一幅恢弘的《五百罗汉图卷》蜀绣图。如今,陈德兵对这个创意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6个绣工每天不停地绣,至少也要一年才能完工。”
陈德兵 男 44岁 出生于蜀绣世家,自幼酷爱蜀绣艺技,随父亲学习蜀绣针法绣技,1981年进入蜀绣研究所在名师魏光建门下学习蜀绣花鸟、人物类艺技,后又从艺名师黄秉承门下学习蜀绣山水、走兽类艺技。从业28年,博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刺绣艺术风格。于2007年组建成立成都蜀锦蜀绣文化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致力于“传递蜀绣艺技,创意民族品牌”。2007年亲自参加公司顷力推出的国宝级大型佛教文化题材(五百罗汉长卷)制作工作。整幅作品涵盖了蜀绣所有高深艺技和针法,并已申报了2项基尼斯记录。2009年参加成都市妇联女性就业培训中心组织的农劳培训教学,并担任蜀绣艺技高级教师,培训学员300余人。
这幅“五百罗汉图卷”,长达28米,宽40厘米,共绣有包括罗汉、观音在内的500多个神话人物。6名蜀绣大师耗时一年半,已经完成了9米、200多神仙的绣制,预备再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这幅作品。已绣出的罗汉人物群像令人叫绝:每一个罗汉的神色、姿态各异,细微之处须发毕现,色彩艳丽,栩栩如生。
蜀绣虽早已名声在外,但见过蜀绣制作过程的人,估计不多。这次展览,现场表演蜀绣绝技,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蜀绣艺术。更出人意外的是,率领多位美女艺人表演蜀绣绝技的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帅哥。他就是出生于蜀绣世家、年仅21岁陈彦朋。陈彦朋特别擅长用蜀绣表现飞禽、走兽、人物类刺绣,是近年来蜀绣行业异军突起的后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