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银花丝 坚守淡雅苦寻出路

发布日期:2008-10-26 访问次数:3508

     “银漆绣竹锦”,都是有名的成都传统工艺品。漆是漆器,绣是蜀绣,锦是蜀锦,竹是竹编。那么,其中的“银”是指什么?
   满大街都是银器店,姑娘们几乎个个戴着银饰,成都的这个“银”又怎么会因为濒临失传而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带着这些疑问,昨日,记者走进了“银”的主要生产商-----成都市金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巧夺天工 银丝比头发还细
   
    在蛟龙工业港内东绕西绕,费了好大一番工夫,记者才找到处于偏僻角落的这家公司。门口的厂牌全被树叶遮住了,静悄悄的没有生产的痕迹。
    在二楼的临时陈列室内,展示着一座座屏风和花瓶等,上面全是形态逼真的苍松、翠竹、梅花、兰草;含苞待放的牡丹、玫瑰、芙蓉、月季;形神兼备的人物、鸟兽、虫鱼和龙凤呈样之类的图案,甚至还有一座“杜甫草堂”。这些银制品玲珑剔透,并呈现出一种特别的淡雅。靠近仔细一看才发现,花瓣、羽毛、屋顶等全是用一根根比头发还细的银丝做的。
    更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它并不是像竹器那样编出来的。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就是“银漆绣竹锦”中的银花丝技术,它是交互运用银丝填丝、累丝、炭丝、穿丝、搓丝等工艺做成的,银丝纤细仅及人头发丝的一半,最粗也不超过3毫米。
    “你们今天运气真好,可以看到现场制作。”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另一座楼内的手工操作间,不大的房间内有8个手工操作台,4名女工正围在最里面一张忙活着。一名女工将纸样刷在石棉板上,另两名女工埋着头一点一点地将银丝填在图案内,而最里面的那名女工正将各部分零件焊在一起,她手中的一个银丝花瓶已渐露雏形。
    其他的手工操作台的台面都积满了灰尘,看来很久没有用过了。公司田总说,现在他们都是搞接活生产,因为金银价格很高,不能生产起来积压。

兴盛时期 摆进人民大会堂

    86岁的陈永鑫老人是最早进入该公司前身------国营金银饰品店的工匠之一,昨日下午,在李家沱小区他家里,他向记者回忆起了“银花丝”的兴盛时期。

    银花丝技艺是成都市著名的传统特种手工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成都解放后成立了国营金银饰品店,聚集了25位有名的金银饰品工匠,包括丽春楼最有名的银花丝工匠,丽春楼是当时成都非常有名的银楼。当时他们主要制作礼品。“我们当时做得最好的,就是送进人民大会堂陈列的银丝大挂盘‘丹凤展翅’、‘孔雀开屏’,每个直径都有1米多长,真可谓富丽堂皇。那都是找四川最知名的专家来设计的图案。”老人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厂子在1972年左右发展到顶点,有300多名员工,当时美国通过北京订了一批银花丝制品,“我们足足生产了一年多,你知道给了多少钱吗?100多万元人民币,当时真的是天价啊!”

内外交困 订单越来越少

   后来,陈永鑫担任了成都市金银饰品厂的厂长。“用手工做的东西比不上用模子里倒的快,一个银丝花的戒指我们厂里的工人要做几天,用模子倒最多几分钟,生产一直上不去规模,慢慢地厂里的订单就少了,国营金店的销售情况也不好。”老人认为,给银花丝制品化造成最大冲击的就是工业化,而银花丝濒临失传的困境则来自企业面临的生存危机。

   在公司田总那里,我们得到了另外一个信息:北京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改制后,成都接外面订单的渠道就渐渐萎缩了,现在厂里还有20多名工人,大部分都做其他产品。田总说,一条银花丝手链,工人要用3天时间制作,加上人工成本后,至少要卖600元,而一条机械生产的手链市场售价只有两三百元,因此他们在中低档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优势。何况有的银花丝制品至少要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才能制作出来。“银花丝工艺品最好的市场是国际市场,我们也在寻找开拓国际市场的机会”。

   上周,成都银花丝工艺品参加了欧洽会展示,跨出了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独特的艺术魅力已引来一些欧洲公司的合作兴趣。

  • 13980801217
  • jinmaxiu@163.com
  •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2号浣花香广场7楼蜀锦处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139808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