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成都竹编历史沿革

发布日期:2008-10-29 访问次数:3060

     清道光同治年间,四川崇州府(今成都崇州市)人张国正酷爱竹编。在学习总结丰富的崇州民间竹编的基础上,张国正将竹篾越划越薄、竹丝越劈越细,器具编织得越来越精致。渐渐地,竹丝细得没有了骨力,难以自己成型,张国正就选用了瓷器、漆器来作为底胎,让竹编依附在底胎上,竹编技艺从无胎成型进入了有胎依附的新阶段,瓷胎竹编的前身--有胎竹编诞生了。

    细竹编的出现,特别是有胎竹编的出现,使竹编从单纯的实用进入到实用与观赏相结合的新境界,步入了工艺美术的行列。张国正的创新得到了各界的重视,他制作的漆胎饭盒、烟盒、帽筒等作为贡品呈进了宫中,还有产品参加巴拿马博览会获得银奖。张国正也因进贡有功被御赐“五品军工”。光绪年间,四川道台周孝怀在劝业局下设立细篾科,聘请张国正担任教师,招收学生,讲授有胎竹编技艺。

    进入民国,张国正的弟子肖天龙、刘福兴等人相继在成都开店铺、搞竹编。后来广汉人林绍清跟随刘福兴学艺出师后也开店从事瓷胎竹编。抗战期间,由于美空军进驻成都,以及沿海地区大批人员内迁,竹编产品一度销势看好。不久,事过境迁,每况愈下,艺人们死的死,改行的改行,整个瓷胎竹编行业就只剩下林绍清一人还在苦苦挣扎。到了四十年代末,战乱不断,世事艰难,就连林绍清也被迫放弃竹编,回乡务农去了。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重视民间艺人、重视民间艺术,在国家百废待兴之际,政府就组织人员从事民间工艺的调查、发掘、恢复工作。1954年,林绍清回到成都,参加了工艺美术小组,开始恢复瓷胎竹编生产。不久成都竹丝工艺厂成立了,这是一家专业生产瓷胎竹编工艺品的工厂。在手工业管理局的领导下,工厂招收和调入了不少年轻人,在林绍清的传授下,学习瓷胎竹编技艺,制作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产品。工厂迅速扩大到一百多人,开始在广交会上批量出口,开始了技术革新和技艺创新,开始接待社会主义阵营的各国来宾和国内各阶层的参观。

    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年代,竹丝工艺厂被迫取消了建制,保留了三十多人作为竹编车间并入了成都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国营工厂又倒退回合作工厂。不过瓷胎竹编的生产一直没有停止,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竹编工人们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坚持着一年仅三万元左右的生产规模。

  • 13980803583
  • jinmaxiu@163.com
  •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2号浣花香广场7楼蜀锦蜀绣处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139808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