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发布日期:2008-11-15 访问次数:2556
古时,每遇洪涝灾害,人们只好祈求水神消灾降福,于是出现了“祀水”仪式。秦以前,岷江水患无常,蜀人每到洪水季节总要捧着三牲到河边“祀水”,乞求河神保佑。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带领民工,修筑了举世无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蜀人为了纪念李冰,将“祀水”改为“祀李冰”。
为保证都江堰水利系统历久不衰,都江堰自竣工之日起,就坚持了严格的“岁修”制度:每到冬天枯水季节,在渠首用特有的“杩槎”截流岷江,以对都江堰进行维修。到清明节,内江灌区需水春灌,便举行既隆重又热闹的仪式,拆除拦河杩槎,放水入灌渠,这个仪式叫“开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官方正式将清明节定为“放水节”,并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既“祀水”又“祀李冰”,乞求天佑丰年,彰显盛世。
宋代以后,清明放水节的仪式一般由四川高级官员担任主祭官,并主持隆重的大典。有一首《灌阳竹枝词·放水》,生动描写了旧时放水节的盛况:“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拆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清代称“开水”为“祀水”,规定“牲用少牢,祭列九品”,由总督、巡抚亲临主持。开水大典历代均由本省高官主祭,前一日众官员先到郫县望丛祠祭祀望、丛二帝,开水日清晨至二王庙祭李冰父子,颂辞献贡,礼毕后赴杨泗庙祭奠历代维修都江堰有功之士,再到江边祭江神河伯。这之后便进入典礼的重头戏——砍杩槎放水。杩槎是又粗又长的树干,岁修时每三根一组捆住顶端而形成三角架,数十个杩槎以绳相系在鱼嘴侧面内江中一字排开,其前面置椽梁和竹篱篾席,再填土断流。开水大典放水便要砍去这些杩槎。此刻,主祭官一声令下,礼炮、锣鼓齐鸣,慓悍的河工奋力砍断连锁杩槎的绳索,河滩上人群牵绳劲拽,“轰”的一声,杩槎解体倒下,江水如野马脱缰,直入内江,咆哮而下。岸上的人群追着水头抛石猛打,俗称“打水头”,据说此举可祈福消灾。主祭官也即刻动身,要赶在水头之前抵达成都,相传如果主祭官落在水头之后,即兆示当年水不够用。
民国时,四川省政府也专门重订了开水礼仪。三跪九叩改为三鞠躬,由省府和水利厅主要官员任主祭官,全体肃立,朗诵迎神辞,唱纪念歌,献花、献帛、献爵、献食,唱《民工歌》送神。随从官员到杨泗庙、堰功祠祭祀历代修建都江堰有功人员。
1949年12月,解放军与民工一道抢修都江堰,次年清明节举行了解放后第一个清明放水节,英国《泰晤士报》曾作为重要新闻予以报道。1957年后,都江堰岁修措施改进,修建了电动钢制闸门,可以随时启闭,都江堰不用全部断流,砍杩槎放水仪式也就不再举行。1990年,为弘扬传统文化,都江堰市政府恢复传统的放水节。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说,都江堰是解读中华文明的钥匙,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清明放水节是中国水文化最具独特性和唯一性的知名品牌,它成为都江堰市、成都市乃至四川省一张极具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的名片。
上一文章:传承3000余年的艺术瑰宝——成都漆器
下一文章:成都市评蜀绣工艺美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