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都江堰放水节 流传千年

发布日期:2008-11-15 访问次数:2957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都江堰市,5000多年的历史沉积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青城洞经古乐、青城武术、二王庙庙会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都江堰市突显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厚文化气息。

  都江堰放水节

  延续了2000多年的都江堰放水节源于4000年前的江神信仰和2000多年前对江水的祭祀。据1974年在都江堰渠首出土的李冰石刻像的铭文考证,至少在汉建宁元年,都江堰市民间就改祭祀江神和江水为祭祀李冰的春秋祭祀活动,形成辐射整个四川盆地的岁时节令民俗都江堰清明放水节。

  公元前256年,由时任蜀郡郡守的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岷江水害得到彻底治理,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从公元前256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开始,人们越来越感受到李冰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给成都平原带来的巨大好处。到了汉代,人们的文化认知度有了质的变化,从敬畏鬼神、敬畏大自然逐步转为对科学的认知,转而祭祀李冰。从1974年都江堰岁修工程时在鱼嘴附近出土的汉代石刻李冰像来看,在公元168年以前,都江堰渠首附近的岷江边,就已经修建有专门祭祀李冰的庙宇。古蜀人体验到李冰巧妙利用特殊地形、水脉、山势,因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的都江堰给四川盆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好处,为了保护都江堰水利工程持续利用,每年都将进行大规模的岁修工程。岁修工程必须截断内江河水,岁修后次年清明节时举行岁修竣工,拆除堵水用的杩槎、竹笼,放入内江,形成岁时节令民俗活动。而这一节令习俗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缅怀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缔造者——李冰。

  都江堰放水节除了祭祀外,还有砍杩槎放水、清明会、斗牛会、剽羊祭礼、打水脑壳等。其中砍杩槎放水是官员在二王庙祭祀完李冰后,率领祭祀人员步行到都江堰渠首三大工程之一的鱼嘴分水工程处。这里早已搭有彩棚,当主祭官宣布“开水”时,立刻鸣礼炮、敲锣打鼓放鞭炮,两岸欢声雷动。早已作好准备的堰工立即挥斧砍断连接杩槎的竹索,奋力拆散杩槎,外江水立刻汹涌而出,流入经岁修后的内江。

  青城洞经古乐

  青城洞经古乐是流传在都江堰市以青城山为中心的民间音乐,流传范围遍及都江堰市城镇和农村。它起源于青城山古代的巫觋音乐,唐代和宋代随着青城山道教音乐的兴盛,特别是唐代青城山著名道士杜光庭整理和完善天师道正一派科仪音乐,即俗称“南韵”或“广成韵”以后,促进了青城洞经音乐的发展。

  青城洞经古乐保存下了大量唐宋甚至更久远的古乐,是我国民间音乐的活化石,现有乐曲80余支,曲谱均以工尺谱相传,曲调庄严、悠扬、祥和,经整理演奏,先后有多家媒体报道,引起国内外音乐界重视,认为是我国具有特殊价值的艺术瑰宝。

  洞经音乐实际使用器具共三类,第一类是供演奏用的乐器,主要有鼓、钹、镲、磬、木鱼、二星、风铃、筛锣、云锣、阮、琵琶、古筝、扬琴、中胡、二胡、埙、竹笛、箫、笙等。第二类是传统坛会的衣、帽、靴、印、牌位,如意、笏及临时制作的各种文书。第三类是供演奏的曲牌、曲谱。

  青城武术

  青城派武术是中国古代武术的四大门派之一,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包括擒拿、点穴、断骨、震脉、药功、剑法、刀棍等,表现出长短兼施,踢打摔拿,能攻善守。尤以轻功、剑、拳独步天下。

  青城武术发源于都江堰市青城山。传说轩辕帝问道青城山时,就留下水火神功、风火神功。东汉张陵在青城山创道教正一派,留下雌雄龙虎剑、降魔功,形成青城派武术雏形,至今青城剑术也是青城武术绝技之一。后经唐代长于技击的杜光庭和宋代曾率众起义,建立大蜀政权的武林高手王小波、李顺大力发展,最终形成具有完整体系和独特风格的青城派武术。明末,因张献忠剿杀,青城派武术高手伤亡很大,少数高手远遁他乡。直到清初,青城武术重新掀起振武高潮,出现了许多武林高手,直到民国初年,青城派武术还十分有名。20世纪80年代,武术作为传统中国文化被重新受到重视,1999年,青城派武术学会成立。

  青城派武术尤以玄门太极和剑术见长,玄门太极拳法自成体系,而剑术直追天师张道陵之“雌雄剑”,套路中啸云剑、七星剑、龙虎剑、八仙剑等名扬天下,被誉为中华四大剑派之一。

  聚源竹雕

  川西竹雕是在明末清初开始略具雏形,清康熙、乾隆年间,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并在清中叶独成一派。都江堰市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使这里成为川西竹雕艺术最佳的创作园地。优越的气候条件为川西斑竹、楠竹、荆竹的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而这些竹品种正是川西竹雕最常用的材料。

  川西竹雕中最为著名的是都江堰市聚源镇境内的竹雕,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传承了几百年的精湛工艺,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吸取民间文化精粹,历久而弥新的传统工艺正将它的勃勃生机展现于世。

  都江堰聚源镇的竹雕是纯手工制作,它的传授是完全的“口传心授”,对传统技艺的保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聚源竹雕主要运用明清时期的川派浮雕和绘画技巧,结合材料特点,融汇了浅浮雕、深浮雕、鎏青雕等雕刻手法,恢复了清代之后失传的高浮雕配合圆雕刀法、朱三松刀法、吴之璠刀法,形成独特的工艺效果。聚源竹雕主要以小件竹雕制品为主,包括摆件、挂件、炉瓶、笔筒、折扇、鸟笼等系列产品。

  二王庙庙会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二王庙的传统庙会。这一天,坐落在岷江边的二王庙热闹非凡,来自都江堰灌区的人们背负香蜡黄纸,川流不息地拥到二王庙,在李二郎正殿前焚纸烛香蜡,祈祷风调雨顺。

  农历六月二十四,二王庙庙会作为氐羌系统民族的共同节日,证明了都江堰市在50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迸发的文化碰撞与融合。而作为一种庙会形式,它又向我们提供了古代人们的民间祭祀习俗文化和农业节令习俗文化的鲜活样板,将追缅李冰丰功伟绩的情结巧妙地与民族民间祭祀活动结合起来。

  柳街薅秧歌

  明末清初,全国人口大减,特别是四川,繁荣富庶的天府之国,竟一片荒芜千里万井无烟的景象,康熙将山西、陕西、湖广等地人民迁移至四川。各省人民来到川西坝柳街乡的土地上,辛勤地开荒种植,由于受到现实生活的启示,在开荒种植中编了很多秧歌。在薅秧时,一面薅秧、一面唱歌、一面修改、又一面创作,秧歌越编越多、越改越好,薅秧时唱起秧歌,干劲十足,一唱就是三四百年。

  清政府当时奖生育增加人口,奖开荒发展生产,人们编了很多秧歌,如:一根扁担四尺长,反手抓着水桶梁,向前三步郎看我,退回三步我看郎,郎看我来我看郎,想的不久要团房。

  1842年8月鸦片战争结束,我国吃药品的人更多,农民编了许多“嘲弄鸦片烟鬼”的秧歌,如:孤魂灯照弓背猴,烟枪棒打缩头乌,两个鼻孔烟烟出,一坛银水向东流。

  川西柳街薅秧歌,是川西坝上的一部史书,是农民宝贵的口头文学,是农民的口头文化遗产,时代突飞猛进,体力劳动转化为科学种田,虽然秧不薅了,秧歌唱的人也少了,但是薅秧歌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是巨大的。

上一文章:蜀锦“老成都民俗”

下一文章:四川蜀绣网-蜀绣

  • 13980803583
  • jinmaxiu@163.com
  •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2号浣花香广场7楼蜀锦蜀绣处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139808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