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都江堰放水节

发布日期:2008-11-16 访问次数:3292

  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

  喜看杩搓频拆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这首《灌阳竹枝词》道出了每年清明时节都江堰举办“放水节”的盛况。

  放水节,也称“开水节”,或叫“开水大典。”它源于古代蜀人对岷江水神的祭祀活动,故亦称“祀水”。据《汉书·郊祀志》记载:“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有“江水,祠蜀”。古江神祠便在今都江堰市境内。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修堰至此“仿佛若见神,遂从水上立祀三所,祭用三牲,圭璧沈濆。”东汉晚期,应劭所著《风俗通》还记有“江神岁取童女二人为妇。冰以女与神为婚”,对神酒,化牛斗等传说。直至唐代,还在其祀水祭中,“春秋设斗牛戏”。

  中国古俗,“有功于民者视为神”,故东汉建宁元年(168年)所刻李冰石像,即是当时人们所供奉的“三神石人”之一。’

  唐宋时期,对李冰的崇拜达到高潮。《文献通考》卷九十记载:北宋开宝七年(974年),诏改封李冰号为广济王,岁一祀。朝廷在崇德庙(即二王庙)置监庙官,规定其祭祀级别与五岳相等。远古祭江神的活动逐渐演变为纪念李冰治水功绩的官祭仪式。

  清明放水节,与都江堰岁修制度的完善密切相关。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于灌口设立永康军,统辖导江、青城两县。《宋史》有“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的记载,此时岁修制度已经确立,每到冬天枯水季节,在渠首鱼嘴附近,用杩槎截流法,筑成临时围堰,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修内江时又拦水入外江。清明时节,内江灌区需水春灌,便在渠首举行既隆重又热闹的仪式,拆除拦河杩槎,放水春灌,形成极富古朴浓郁民俗风情的“川西第一盛会”。

  在清代,照例由四川总督等省级官吏主祭,“牲用少牢,祭列九品”,主祭官及随从于清明前一天赶到灌县。次日清晨,放水节拉开序幕,大型鼓乐队和仪仗队作前导。主祭官等人坐着官轿,随从抬着祭品,先到伏龙观祭祀老王(李冰)。然后沿着玉垒关古驿道,来到

  二王庙。随着司仪的高声唱喏,官员们向李冰及二郎神(传说中的“冰儿”)行二跪六叩礼,敬献祭品,宣读祝文:

  维神世德,兴利除害。作堋穿江,

  舟行清晏。灌溉三郡,沃野千里。

  膏腴绵洛,至今称美。盐井浚开,

  蜀用以饶。石人镇立,蜀害以消。

  崇极功德,国朝褒封。值兹春灌,

  礼宜肃恭,尚饔!

  二王庙的祭礼完毕后,官员们来到堰功祠,瞻仰历代修堰有功者的塑像。最后来到杨泗庙前江边的祭棚内主持放水仪式。沿江两岸、盘山路上挤满了参观放水的人群。主祭官号令一下,“轰,轰,轰”三声礼炮,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剽悍的堰工们纵身跳上内江的拦河杩槎,挥动利斧,齐声吼起“杩槎号子”。砍断绑扎杩槎的竹索。岸上的堰工们拉紧纤绳,吼声中拉垮几架杩槎。拦河杩槎解体了,碧蓝的江水犹如脱缰野马,从决口处涌入干古涸的内江。堰工们一边吼着“开水号子”,一边手执竹竿向水头敲打几下,告诉水头:不要打坏良田,不要冲毁桥堰,安流顺轨,为民造福。两岸群众面对滔滔江水,欢欣鼓舞。年轻人沿江疾跑,不断用石子向流水最前端打去。名为“打水脑壳”。更有好事者于堰头放下鸭子,下游两岸的年轻人便勇敢地跳下水去,争抢“水头鸭”。老人们则跪在河岸,舀起“头水”敬神,祈祷万谷丰登。有趣的是放水后,主祭官要从江边立刻坐轿启程,赶在水到之前返回成都。据说主祭官跑得快,水就来得多;倘若落在春水之后,当年春耕便有水不够用的危险。

  民国时期的放水节,照例由四川省政府要员主祭。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亲临主持放水大典。颁布了放水节祭礼程序,二跪六叩大礼改为“三鞠躬礼”。

  祭祀之前,全体唱“迎神诗”:

  曾曾小子,胚胞黄农。

  长被流泽,永赞神功。

  神之格思,百福所赐。

  作之述之,为万世利。

  并对李冰像,齐唱纪念歌:

  系维我祖溯炎衣,禹州稷谷大国奋为雄。

  遐迩被泽,敷崇殷中。

  民福国利,粮食是先锋o。

  ,大造生产,川人果腹庆丰收。

  足食足兵齐推重。

  青城八百里,都江十七县,

  惟王建奇功!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灌县部队全力抢修都江堰。1950年清明举行解放后第一次开水典礼。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副主任李井泉主持庆典,剪彩放水。英国《泰晤士报》曾作为重要新闻加以报道。1957年以后,都江堰岁修措施改进,修建了电动钢制闸门,可以随时启闭,都江堰内江不再全部断流,以往砍杩槎放水的仪式不再举行了。

  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都江堰市从1990年起恢复“清明放水节”,举行仿古放水仪式,使其成为具有浓郁的地方民俗特色的盛会。同时举办“迎春花”、“李冰灯会"、大型街头民间文艺表演、群众文艺会演,书画摄影作品展览、以及清明物资交流和经贸洽谈会,给这一古老的民俗节日增添了新时代的内涵。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佳宾也纷纷前来,一睹东方水文化的丰采。香港卫视中文台为“93都江堰放水节”作了专题报道。加拿大朋友斯托克斯盛赞:“中国人把这些优秀文化遗产保持这么好,很令人钦佩。”

  水,是生命的摇篮。水利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人类文明的演进,。尼罗河的感恩节,泰国的水灯节,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的泼水节,都是水文化蔓衍的民俗节日。在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举行古老的放水节,别有其诱人的丰采,魅力水存。

 

  • 13980803583
  • jinmaxiu@163.com
  •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2号浣花香广场7楼蜀锦蜀绣处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139808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