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发布日期:2008-11-23 访问次数:3081
吴中英家中的半成品银饰 苗家人酷爱银饰,有深厚的打银传统,那些聚集着大量银匠的村寨,被人们称为“银匠村”。在贵州,“银匠村”是个奇特现象,在全国也属罕见。 然而,在现代潮流冲击下,银匠逐渐走出山寨,来到繁华都市,用手艺打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当银匠外流已成趋势时,“银匠村”随即褪色,村里很难再听见叮当作响的银饰敲打声。一些人士对此表示担忧:苗族银饰文化会不会因此走向消逝? 没有银匠的“银匠村” 一身苗族服装、手拿竹篓的吴中英正准备去打谷子。听说记者来找银匠,她停下了脚步:“我丈夫就是银匠。” 吴中英家住九摆,黔东南州台江县的一村寨。由于全村几乎家家打银饰,九摆被称为“银匠村”。 吴中英家的银匠坊不足5平方米,铺满灰尘的木桌和地上,摆着各种工具和半成品银饰。吴中英从墙角翻出一个盆,里面装着各类乌黑的饰品——印着凤凰的手镯,绕着银丝的项圈,花鸟形状的耳环,“都还没得打磨,所以是黑的。”吴说。 这些银饰出自吴中英丈夫熊中德之手,由于长期在凯里打银饰,熊中德几个月没回家了,那些发黑的银饰已经堆了半年。 在九摆,到处都流淌着银匠的痕迹:家家都有打银作坊,妇女们都戴着丈夫打造的银饰。 然而,任凭记者走遍九摆山间小道,挨家挨户寻访,始终没能遇到一个银匠。 “不在家,都出去打银子去了。”每一个村民,都给了记者相同的答案。 银匠走向外面的世界 没有银匠的银匠村,九摆仅仅是黔东南“银匠村”褪色现状的一个缩影。 黔东南苗族银匠众多,控拜、麻料、马高等村寨,80%以上的人家都以银饰加工为副业,成为典型的银匠村。 苗学专家告诉记者,苗族银匠大约出现于清末,至今有近百年历史。在著名的银匠村控拜,430多户人家90%以打银为业,银匠多达1100多人。“农闲时,寨里到处是叮当声,到处是炭火烟子。”一个村民回忆当年红火的打银场面时如是说。 和九摆一样,今天的控拜也很难找到固守在家的银匠。 “都去凯里打银子去了。”村民说。 凯里市中心有条银饰街,聚集了二十多家苗银铺子。市场管理员告诉记者,这里的银匠都是来自黔东南施洞、排羊、西江等村寨,现场打银现场卖,生意红火。 据了解,还有很多的银匠走出省门,到广西、湖南等打银子。 苗银文化走向何方? 银饰,对苗族而言,除审美之外,还表示富有和避邪,苗银也成为黔东南的文化符号。 据了解,苗族银匠,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袭,手艺极少外传。银匠常常是农忙封炉,农闲操锤,皆不脱离农事活动。正是由于技艺复杂且讲究,苗族银饰锻制已被列为中国501个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银匠纷纷走出山寨后,很多文化人表示出了担忧:烙印在苗银中的文化痕迹会慢慢淡去。 一位社会学研究人员告诉记者,银匠走出山寨,外出经营,这种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无可厚非。令人担心的是,离开了苗家山寨,融入商品经济的洪流,苗族银饰文化将走向何方? “也许有一天,苗家银匠不再固守为女儿打造银饰的传统,而迷恋于最畅销最流行的银饰制作。到了那时,苗家汉子不必担心会为女儿制作一套漂亮的银饰而穷尽一生,但他看到是,却是女儿脖子上的项圈,和邻家女孩身上的一模一样。”这位研究人员说。 |
上一文章:蜀绣面临失传有识之士呼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