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派盆景是中国传统盆景四大流派之一。从东汉开始,蜀中的盆景艺人就开始摸索如何把山水和大自然的神奇浓缩于一个小盆中的艺术实践。至五代,蜀中的盆景艺术方兴未艾,独树一帜,又历经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最终形成独特的流派和风格。
四川历来以山水雄奇幽险著称于世,这就为川派盆景制作技艺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成都作为四川省省会,自然在川派盆景的发展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成都从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上看,四周山水环抱、物产丰饶、人文鼎盛,尤其是山水的雄奇,为盆景艺人提供了真实的样本和无穷的想象空间。四川的山水盆景历来以幽、秀、险、雄、高悬、陡深之造型著称于世;而树木盆景,也以苍古、虬曲、飞垂、倒挂之规律享誉海内外。经过历代盆景艺人的细心体察、潜心悟道与精雕细琢,四川的盆景艺术已经十分成熟并达到相当高度。
从汉代开始,独一无二的巴山蜀水、辉煌灿烂的巴蜀文化、富饶安稳的社会环境,为川派盆景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相传在五代时,孟知祥手下的一名梅姓官员隐居成都西郊,开始营造梅园和从事盆景制作。他根据梅树虬结多姿的特点,制作出千姿百态的梅桩,盘扎出龙飞凤舞的梅树造型。
中国许多著名的文人骚客都有在蜀地亲手制作盆景和观赏盆景的经历。陆游在他的诗中就谈到:“叠石成小山,埋盆成深潭。傍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谷声应钟鼓,被影倒松楠……”完全把盆景艺术的精髓体现出来。苏轼在他的《格物初谈》中也兴致盎然地品评起盆景的妙处来:“芭蕉初发分种,油簪横穿其根二眼,则不长大,可作盆景。”一语道破了芭蕉盆景制作的秘密。出生于四川的苏轼既是文豪,又是美食家、书法家、旅行家和盆景爱好者,他对山水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和感悟。
清代以后,川派盆景开始在民间普及,这门高雅的艺术也从文人墨客的书房走向了寻常人家的院落,许多民间花农开始从事树桩盘扎技艺。清代后期,在成都的花会上,盆景已经作为一种商品供游客品评和购买,并且出现了专门从事盆景交易的“花帮”。从遗留下来的资料看,这一时期的川派盆景已经有三式五型的技法。
川派盆景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储秀宫、养心斋两处的珠宝、玉石树桩盆景,从技法上看,就有川派盆景的影子。清末民初,川派盆景的制作走向更为繁复和细腻的道路,盆景中大量出现亭台楼阁和渔樵耕读的造型,把川派盆景推向了更加幽深的境界。进入20世纪以后,成都开始大量出现盆景艺术爱好者,他们或造园,或潜心盆景艺术的研究和创作,把川派盆景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
经过历代盆景艺人的摸索和实践,川派盆景在制作技艺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光就制作技艺而论,可分为树桩盆景制作技艺、山石盆景制作技艺、树石组合类盆景制作技艺三种。第一种擅长表现树木千姿百态的身姿,具有绝妙的审美价值和观赏效果;第二种技艺擅长表现奇山怪石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让人耳目一新。第三种技艺则融前两种技艺于一体,综合表现树木山水的幽险,体现出一种和谐而高度凝练的审美观。
无论川派盆景在制作技艺和表现手法上如何千变万化,其核心还是离不开巴山蜀水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浸润和熏陶。四川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植物山水、风土人情,通过盆景艺人的观察和思考,现在都凝结在一种奇妙的盆景作品中。因此,川派盆景历来被誉为“立体画”、“无声诗”,其最本质的艺术特征就是“以小见大,缩龙成寸”及“藏天翻地覆、天地灵气于盈握之中”。20世纪60年代,陈毅元帅在一次品赏川派盆景后,欣然题词:“高等艺术,美化自然。”语虽平淡,但表达了一个四川人对川派盆景的钟爱之情。
充满诗情画意的川派盆景,曾在海内外多次展出中获奖,近年来,又相继推出《盆景》、《中国川派盆景》、《中国川派盆景艺术》等厚重的著作,还成立了相应的盆景艺术家协会,把川派盆景制作技艺推向了更广大的人群和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