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发布日期:2008-12-04 访问次数:3215
相传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军中,有一位福建省汀州永定县孝感乡翠享村的陈氏小伙子(陈逸仙的祖父),在入蜀途中,他赖以充饥的胡豆因进川后受到盆地潮气的侵蚀,很快发霉腐烂,不能食用。然而,因连年战乱,沿途一遍废墟荒冢,了无人烟。如果把身上仅有的这点生了霉的胡豆扔了,则意味着在长途跋涉的途中将断绝口粮。如要不扔,这发霉腐烂的胡豆又该怎么吃呢?陈氏左思右想,终不舍扔掉,还是把生了霉的胡豆置于田埂晾晒,后又以鲜海椒拌而食之,竟无意间发现它色鲜味美,正合了湖广人好辣椒的饮食习惯。于是美其名曰“辣子豆瓣”。四川盛产海椒,移民大军行走在荒弃的田地里也能看见那一笼笼野生的,闪耀于碧绿枝叶间的一朵朵红彤彤的海椒。于是,陈姓人便兴高采烈的将其采来,剁碎拌进已发霉的胡豆里,这样勉以充饥为继。
经过长时间的跋涉,陈氏家族最终落户于郫县。而郫县及周边地区因水土气候的原因盛产胡豆和海椒。这为后来“川菜之魂”的郫县豆瓣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陈氏家族落户于郫县之时,正是大批海椒上市之日。陈氏族人为了生存购得又长又红的二荆条(双流牧马山海椒中的一个品种)剁细,伴以从家乡带来的生了霉的胡豆瓣,配以岩盐,调好口味,又趁太阳天,连日曝晒,祛除水气。后食用,发现,拌进了霉胡豆的剁椒不仅没有一点呛喉的霉味,其味道还比原来家乡的剁椒酱更见色鲜味长,既便于保存,又便于食用,是家常难得的下饭菜。于是年年如法炮制,且小具规模。这就是郫县豆瓣和豆瓣作坊的最初起源。
天长日久,子孙繁衍。最初,陈氏族人以农耕为业。农闲时节,兼营以农副产品为原材料的手工酿造业,如酱油、麸醋、辣子豆瓣等。到嘉庆八年(1803年),有了一定积蓄的陈氏后人陈逸仙,在县城西街开设了前店后坊的“顺天”号酱园。生产一些现制现卖的盐渍佐餐品。如:时令泡菜、酱菜、盐白菜、豆豉、豆腐乳、辣子豆瓣等,并潜心研究、改进辣子豆瓣的制作技艺。“顺天”号酱园经过陈逸仙及其后人陈惠春两代人的努力,逐渐发展起来。陈氏家族的经济实力也不断壮大。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陈惠春的后人陈守信,于县城南街设立“益丰和”号酱园,并与“顺天号”合并经营,共同发展。
陈守信,号益谦,在经营“益丰号”之前,按祖训一直读书著术,曾有诗集《三益堂》问世。自开设“益丰和”号酱园后,陈守信专心研究并扩大了盐渍制品的生产规模,特别是对辣子豆瓣的制作技艺进行改进。一次,由于不小心,他将面粉和已去皮的大白胡豆瓣子混在了一起。为了节约,他试着用这样的胡豆发酵,再和盐渍海椒混合搅拌,后经翻、晒、露的工序,制作出的“辣子豆瓣”味道更醇香,颜色更好。就这样在一个偶然的时机里,被誉为“川菜之魂”的郫县豆瓣产生了。
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陈竹安发现,本地地势潮湿,所产的大部分海椒虽条型长、个头大,但水份重、肉头薄,做不出最好的豆瓣。经反复试验,多次比较,最后确定要做出色鲜味浓的极品郫县豆瓣,必需选用牧马山种植的二荆条海辣(海椒中的一个品种),胡豆一定选用本地产的上等“二流板”青皮干大白胡豆,盐也一定要选用自贡生产的岩盐(由郫县三道堰的水码头运入);同时选用优质黄豆粉和糯米混合制曲,再和胡豆瓣子混合发酵,发酵后的胡豆要酥脆成形;剁细的二荆条海椒经盐渍后还须三伏天的太阳暴晒直至自然卷曲;在操作过程中,坚持做到晴天晒、雨天盖、白天翻、夜晚露。勤翻、勤查,直至豆瓣色鲜味浓,醇香扑鼻为止。生产周期大约要一年左右。
当时郫县豆瓣的另一品种——主要用于佐餐的黑豆瓣,与红豆瓣相比,色泽更深,呈深褐色;生产周期更长,需一年半以上。在制作方法上,增加了一道炒制工序:用适量的冰糖、糯米、青杠碗碗(青杠树果实的座子)、清糖等混合炒出香味后,再与发酵后的胡豆、暴晒后的二荆条海椒混合。
上一文章:太阳神
下一文章:生肖文化现状堪虞 欲借道卡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