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发布日期:2008-08-27 访问次数:3618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的一首《蜀相》脍炙人口,令人嘘吁不已。诸葛亮是我在三国群英中最崇敬的先哲之一。“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我最敬佩的是他对蜀汉的至诚和超人的智慧。到成都公干,心中早已盘算着一定要抽出时间去完成宿愿——到武候祠凭吊一下心中的英雄。
武候祠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建于西晋末年,已有1780余年的历史。前后两殿分别祭祀刘备和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君臣的庙祠合在一起的是极少见的。武候祠中最引人瞩目、最具鉴赏价值的是清末赵藩撰写的言简意深的治世名联——“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攻心联”以“攻心”、“审势”概括了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历史活动和经验,寓意深邃。
“攻心”语出诸葛亮南征时,马谡送行时建议:“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诸葛亮采纳了“攻心”建议,对叛乱首领孟获“七纵七擒”。这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知兵”的才智,是“攻心”以安反侧的成功战例。
“审势”源于刘备入蜀后,诸葛亮针对益州“威刑不肃”、“法纪废弛”的时弊,执法尚严、“刑法峻急”,有力打击了豪强势力目无法纪的嚣张气焰。诸葛亮的以法治蜀、治蜀以“严”,使蜀汉“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使刘禅坐了四十多年的江山。
“攻心联”悬挂于诸葛亮殿已逾百年,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1958年,毛主席莅临,在此联前驻足良久。“文革”期间,毛主席又曾嘱咐来川的某位领导观看此联。有的部门还将此联作为考试的试题。
凝望联文,若有所思,有感而发。“攻心”和“审势”是“管人”和“管事”之大要,是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大到治理一个国家,小到领导一个企业,管理一个部门,概莫如此,可以说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古人发明的“心”字太形象了。“心”字若水、如浪,无形无矩无羁。“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说得是“众口难调”、“人心难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人心向背决定着政权的盛衰。水虽然无形无矩无羁,但方则方之,圆则圆之,说明水的形状主要看我们如何导之。人心亦然。“攻心”就是要得人心,或者是使人心悦诚服,离不开一个“诚信”和“宽容”。现在倡导“以人为本”,我认为是以“人心为本”,对人心的引导,最终是要靠“润物细无声”思想疏导工作,靠文化引导的力量。
“人心”即思想。把“思想”两个字上下分开,上面的“田”、“木”和“目”都是客观物质,下面的“心”是主观意识,它们上下次序说明物质是第一性的,主观意识只有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才是正确思想的。审时度势就是“识时务”,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实际上,世界上很多事的本身不能简单地说是对或错,只是是否做对了地方、做对了时间、做对了对象,适合不适合实际,符合不符合客观规律。该前进的时候停止不前,该改革的时候顽固守旧,该“宽”的时候却“严”,该“严”的时候却“宽”,必败无疑。要做到审时度势,就是要“吃透上情、熟悉下情、把握大局”。由此,我深深感到,集团的“作风年”教育实在是太有意义了,如果我们多学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多了解一些中国古代先哲的治国方略,以史为鉴,我们将一定能够把握方向、乘势而为、做精做强。
在武候祠看到了“攻心联”,从“攻心联”想到了“作风年”,真是不虚此行。(作者系公司机关职工)
上一文章:成都蜀绣作品《露出牙齿的素食者》亮相
下一文章:中国蜀锦和成都蜀绣的区别在于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