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拯救蜀锦延续成都“锦官城”的根脉

发布日期:2010-07-23 访问次数:11573

    1960年代,手工蜀锦停产;1995年后,蜀锦退出市场
  成都商报:为什么说蜀锦再不拯救就要失传?蜀锦制作的现状到底怎样?
  王贵林:蜀锦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汉代就设有“锦官”,所以成都古称“锦官城”,濯锦的府南河古称“锦江”。成都双流华阳镇有农户至今还保存着汉代操作工艺的丁桥织机,生产少数民族的锦带。但一种传统工艺一直没有创新,不发展,它就会走向衰亡。
  成都商报:蜀锦本身也有缺乏创新的问题?
  王贵林:对。上世纪50年代初,成都蜀锦厂是最大的蜀锦生产机构,当时有2000多职工。建国后经过公私合营和技术改造,当时考虑的是工业化生产,面向广大群众,生产绸缎面料。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还是很受欢迎的。
  但在1995年后,随着市场结构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比如蜀锦以前大量出口日本,但日本人穿衣越来越现代化,和服对于蜀锦的需求急剧减少;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结婚,会用蜀锦被面作礼,但90年代以后,人们都用被套了。再加上蜀锦纹样落后、产品缺乏创新和体制上的原因,蜀锦开始退出市场,最终完全停产。
  外地人问“锦城的锦在哪里”,我不希望我们回答不出来
  成都商报:为什么会在2002年成立蜀锦文化有限公司,并重新开始生产蜀锦?
  王贵林:2002年前,社会上很多有识之士都发出呼吁,质疑“锦城无锦”。成都有五大传统工艺品,包括蜀锦、蜀绣、漆器,长沙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成都漆器,还有竹编工艺和银丝制品,成都以前有个金银制品厂,生产的银丝盘曾作为国礼。这些工艺都处于待拯救的边缘。
  首先,我所在的丝绸总公司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出发,我们要保住我们的看家本领;其次,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也不愿看到本土文化的流失,我爷爷是建国前的蜀锦艺人。
  成都商报:你对蜀锦是有记忆的。
  王贵林:上世纪60年代,爷爷经常拿出他的蜀锦作品给我们看。也许这也算是一种情结吧。第三,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必须有自己的载体,蜀锦就是一种非物质的传统文化载体。从东汉开始,成都就叫锦城,如今外地人问“锦城的锦在哪里”,我不希望我们回答不出来。
  蜀锦被史学家称为中国丝绸发展史的里程碑,蜀锦的纹样在丝绸之路上曾被大量发掘,四大名锦的云锦、宋锦、壮锦,都是在蜀锦工艺基础上演变分化而来。
  手工织锦机器不可替代,所以“寸锦寸金”
  成都商报:蜀锦号称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其价如金”,它的特殊价值何在?
  刘晨曦:南京云锦是通经断纬,蜀锦是通经通纬,难度更大。蜀锦更柔软,有光泽。蜀锦历史悠久,工艺复杂,全程手工,所以叫“寸锦寸金”。
  成都商报:现在我们也有机器织锦。那么,机器织锦和手工织锦两者是什么关系,在发展方向上,孰重孰轻?
  王贵林:严格地说,进入工业化生产必须发展机织,我们现在还研发了数码织锦。
  刘晨曦:但手工织锦是不可代替的,手工可以挖梭,可松可紧,可以在局部变幻色彩,机器是做不到的。
  王贵林:比如皇帝的龙袍,不能像现代服装那样东拼西凑,它必须是一块完整的锦缎,而且龙眼是一种颜色,龙须又是一种颜色,这只有手工织锦才能做到。
  机械化生产40年来,手工织锦后继无人
  成都商报:蜀江锦院的七位老艺人平均年龄都72岁了,为什么会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
  王贵林:手工织锦在上世纪60年代末就停止了。七八十年代就只是一些表演。
  成都商报:刘师傅,你在60年代已经从事手工织锦了,为什么从那时起就再没有培养学徒?
  刘晨曦:60年代开始机械化生产,速度快且价格低廉,很快就为市场所接受。手工织锦毕竟速度太慢,就慢慢地消退了。厂方也没想到要培养学员。
  成都商报:刘师傅你们自己也没有想到带徒弟?
  刘晨曦:那时的蜀锦厂是公有企业。不像建国前的作坊,能够自己带学徒。
  王贵林:现在因为重新开始手工织锦的需要,我们专门从蜀锦厂的退休职工里找回了七位老人。他们都是建国前的蜀锦老艺人了。
  成都商报:现在这七位老人在带学徒吗?
  王贵林:厂里选拔了两名年轻人,都是以前蜀锦厂老职工的儿子。下一步我们还会到纺织学校去招人。
  成都商报:刘师傅,你对学织锦的年轻人有什么要求?
  刘晨曦:我们并不要求文化水平有多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就行,但要热爱纺织行业,几千个头的织机,太复杂,一般的年轻人宁愿去学电脑学通讯,很难静下心来学这个。蜀锦虽然是国粹,但年轻人会认为学它没有出路,怕学成后找不到工作。他的头脑要灵醒,要有了解历史文化的愿望。
  成都将建蜀锦博物馆,重现千年锦绣工场
  成都商报:有报道说,政府方面计划在4年内,投资3000万元,使成都蜀锦工艺重现辉煌,这个“拯救计划”有些什么具体步骤?
  王贵林:去年12月,市委书记李春城专门到蜀江锦院视察,强调要保护和发扬蜀锦工艺。没有“锦”和“绣”,必将影响成都文化的传承。首先是‘锦”“绣”合一,企业改制合并。包括它的变脸,它的创新。第二步是建设蜀锦博物馆,建成省博物馆的“锦绣分馆”。第三步是重现千年锦绣工场。全盛时期,汉代成都有多达两万多台织机,规模空前。目前全中国仅存3台清代花楼木质机,一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一台在省博物馆,一台在我们厂,是国家一级文物。我们目前仿制了5台。由于手工的特殊性质,我们的锦绣工场最多也就十几台织机。第四步是打造蜀锦一条街,前店后厂,将成都传统工艺品集中展示。
  蜀锦正在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是蜀锦本身的问题,而是社会转型期“高科技低人文”的问题
  成都商报:蜀锦历经近三千年辉煌直到现代的没落,这是否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典型命运?
  魏明伦:成都古称“锦城”,这个“锦”就是成都的脉。我曾在川剧《夕照祁山》写诸葛亮怀念蜀中时这样写道,“都江堰水灌田野,蜀锦织女摇纺车”。
  人们常常用“锦”来形容美好的东西,比如“锦绣江山”“锦绣前程”等。不可否认,蜀锦3000年的灿烂到现在的低谷时期,不是蜀锦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处在一个转型时期,存在“高科技低人文”的现状。我们已经进入高科技的时代,但与之形成反差的就是人文的建设和发展,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分化。年轻一代对高科技的掌握很快,但对人文的东西,特别是东方文化、本民族的文化并不了解。不但不去了解,而且不屑一顾。
  我不是排外主义者,也赞成吸收国外文化中先进的东西。但我们现在一些方面学得并不好,学也只学到一些皮毛。
  前不久我去日本访问,它的现代化程度非常高,但日本同时也保持着很高的民族文明。我看到现在日本人穿和服的仍然很多,而且很多地方都挂着放大的和服做装饰。再比如戏曲,日本的戏曲从内容到表演都很简单,但它不断在向大众展示、推广,因为那是它独有的文明。
  与川剧等其他中国民间艺术相比,蜀锦是一种商品,同样需要不断地延续,如果中间出现断裂,陷入低谷乃至濒临灭绝就是必然的后果。
  这不是成都的问题,也不是蜀锦的问题,它是依附在浮华时代、社会浮躁心态的一个现象。政府和社会,要倡导,要投入。因为它不单纯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文化,这样就需要投入性的保护,而且要长期地、长远地投入,它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上一文章:老手工艺北京进大学

下一文章:旅游购物-蜀绣

  • 13980803583
  • jinmaxiu@163.com
  •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2号浣花香广场7楼蜀锦蜀绣处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139808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