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蜀锦印象

发布日期:2008-09-08 访问次数:5858

    虽然在成都生活和工作了很多年,虽然从小就听说过许多关于蜀锦的美丽传说,但我真正看到蜀锦的织造,还是缘于这次《蜀锦》的拍摄。
    配合我们拍摄的是蜀江锦(锦绣玛)。锦院坐落在离杜甫草堂不远的浣花溪旁。陆游有诗云:“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路香不绝,青羊宫到浣花溪。”这是目前成都地区唯一比较完整地保存了织锦机械和织锦工艺的织锦工坊。
    当我走进锦院的陈列大厅,站在那远比我想象中高大复杂而又精致玄秘的蜀锦花楼织锦机前,看鬓发花白身着锦服的老织锦工拉花投梭,看一排排赤橙玄黄的经纬线上下升降,我仿佛置身于两千多年前的古蜀织锦工坊,看到左思在他的《蜀都赋》里描写的“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的恢宏景象。花楼织锦机那庞大而优美的造型像一架怪异的古琴,那长长的细细的经线好像古琴的琴弦,而织锦工那一双灵巧的手就像音乐家的手一样,为我们演奏着一曲曲从秦汉到现在的优美乐章。
    为了配合我们的拍摄,锦院专门安排了两位老织锦工和两位年轻的织锦工为我们进行织锦演示。其中一位叶永洲老人,今年已经80岁了,而曹福生老人,今年也70岁了。两位女孩则非常年轻,一个叫杨帆,一个叫陈瑶。
    虽然织锦工们已经接受过无数次的采访和拍摄,但像这样完整详尽地参与一部科教片的拍摄还是第一次。在拍摄过程中,他们也感慨于一部10分钟长的片子竟然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拍如此多的镜头。而令我们惊讶的则是,织造80厘米见方的一幅蜀锦,居然需要9680根经线和9680根纬线,需要挽花工提拉9680次,梭工投梭9680次、打纬9680次。这还不包括之前的染练和挑花结本。当你看到这一组组数字,看到织锦工将一根根细细的纬丝穿过那由密密的经线构成的梭口时,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在古代有“寸锦寸金”之说。
    刚开始接触到蜀锦织造的时候,那些高高低低的木架竹片,那些蜿蜒曲折的经线纬线,让人感觉好像进了一个迷宫,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但渐渐地,随着资料的整理,稿本的撰写,蜀锦织造工艺的脉络也日渐清晰:染练、设计、挑花结本、开口、拉花、投梭、打纬、送经、卷取。等到节目制作完毕,我已经可以如数家珍地向你细述蜀锦织造的道道工序了。
    在保证将节目主题和道理说清楚的基本前提下,我们又希望这部介绍传统工艺的片子能够有一点自己独特的味道。因此,虽然是《身边的奥秘》的一集,虽然是科普片,但由于蜀锦有着深厚积淀的历史,由于撰稿和拍摄过程中感受到的内心和视觉上的美,我们还是花了一些篇幅用以抒情和讲述:如柳丝低垂的锦江,长满铜绿的龙鼎,静静伫立着的玉砌雕栏,栏边水里的游鱼……
    明日请看《水碓旁的老人》。

  • 13980803583
  • jinmaxiu@163.com
  •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2号浣花香广场7楼蜀锦蜀绣处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139808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