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发布日期:2008-09-25 访问次数:6475
蜀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广汉“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一具青铜塑像,留存的服饰上有明显的双龙图案。据清华大学中国丝绸服饰图案专家黄能福教授鉴定,所塑铜像为君王,服饰上的龙纹为刺绣,这样就将蜀绣的起源推溯到了商周时期。
隋唐时成都繁华富丽,生活享乐而艺能有所工,史称“成人多工巧,绫锦雕缕之妙,殆牟于上国”(《隋书·地理志》)。蜀绣的发展主要基于蜀地富饶,尤其是所产丝帛质好量大(著名的南丝绸之路便始发于成都),良好的社会物质条件与优裕的精神氛围使得绣艺妙绝天下。
经世代相传,蜀绣的技艺日益完善,风格更加多样。清道光以前,散布在广大民间的蜀绣艺人已相当众多,逐渐出现了专业刺绣人员,并产生了许多小型的刺绣作坊。
抗战时期,成都是大后方,许多艺人和画家迁入四川对蜀绣有很大的影响和帮助。由于刺绣品的主产地苏、湘等地先后沦陷,西北、西南需要的绣品全靠成都供应,出现了绣品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时,不仅专业绣工达到了千人以上,且川西平原的几个县及市郊农村也相继发展了数以万计的赋业绣工。依靠如此庞大的刺绣队伍,绣品的产量和品种都迅速增长,但种类仍以实用品、尤以被面畅销。顾客遍布全国各地,以及很多在川的外籍人士,其中有很多是美援华作战的军人,他们买了大量的蜀绣实用品,如头巾、围巾、桌布等,许多店铺开始针对这些客源,生产大量的蜀绣纪念品(这也应是最早的蜀绣旅游品)。
上一文章:发展中的四川工艺美术
下一文章:海上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情境亮相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