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两个人的花镂织锦机

发布日期:2008-10-12 访问次数:3781

   早晨九点,锦里街上已经有了游客,位于街中段的蜀锦坊里,74岁的吴元冲老人和他的徒弟小黄开始他们一天的工作。

  吴元冲,认真仔细地检查他的花镂织锦机,将梭子一一放在固定的位置上,耐心地解开梭子上的一个线头,用一道挂着"请勿靠近"纸条的绳子拉在织机周围以隔开游人。

  "上工,师爷。"徒弟小黄说话间已经爬上了高高的梭机台。小黄是吴元冲收的第一个弟子,也是唯-一个。以前他是蜀锦厂的电工,跟吴元冲学艺两年了,现在他似乎不打算继续做了。

  对于他们而言,这并不是织锦,而只是表演。吴元冲一手把着织机,另一只抛着梭子的手灵巧地在丝线中穿梭。我注意到吴元冲老人的手:白晰、布满了老人斑,食指和中指有明显的弯曲变形。

  这是一双灵巧的手,一双记录了成都蜀锦兴衰的手,在细如发丝的丝线中来回穿梭、纠缠已经整整62年了。

  十二岁那年,吴元冲便被在成都城里织锦的表爷爷看中,把他带到了成都,从此开始了他的织锦生涯。一般学织锦要六年才能出师,梭子两年,拉花四年。可他一年半就出师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成都城里的织锦业依然火爆,当时远近知名的大商家有三家姓周的大户。

  "这其中的两家,我都做过活。我的手艺好撒,两家都争着要。"吴元冲很自豪。上万台织机、数万个织工,一匹匹经这些织工手织成的五颜六色的锦被装上大车运往各地,蒸腾的晨雾中,满城都是清流中漂洗彩锦的织女。

  这是吴元冲青葱时代的记忆,他向我描述那些久远的场景,流动的色彩与其绝代的芳华是与一座名叫"锦官城"的城市有关联的。

  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成都蜀锦厂还是最大的蜀锦生产机构,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机制蜀锦还是很受欢迎的。而手工织锦,从1960年蜀锦工业化以来,就彻底离开了市场。1995年后,随着市场结构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比如蜀锦以前大量出口日本,但日本人穿衣越来越现代化,和服对于蜀锦的需求急剧减少;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结婚,会用蜀锦被面作礼,但90年代以后,人们都用被套了。再加上蜀锦纹样落后、产品缺乏创新和体制上的原因,蜀锦开始退出市场,最终完全停产。

  从1960年以来,吴元冲就再也没摸过这架镂花织锦机。两年前,吴元冲被这家蜀锦店的老板从茶摊上找回来,每月一千元工资,在这里表演。

  "师爷,停一下,有线断了。"小黄停止了手下的动作,从梭机上爬下来,在众多数不清的丝线中,找出几根断头来,摒气凝神在细如发丝的丝线上打结。传统的蜀锦技艺,组织设计复杂,"拉花横扯"和"挑花结本"制作复杂的纹样是蜀锦的精髓,工序严密精巧,织锦是一项看着简单其实需要用心而且枯燥繁琐的工作,工作中不能有一丝分心,若一根线穿错,所有的工序都得重来。

  "如果小黄不做了,你怎么办?还收徒弟吗?"

  吴元冲淡淡地说:"不知道,那是老板的事嘛,如果他不做了,我一个人肯定是做不成的了,这个事是需要两个人配合的嘛现在的年轻人,谁愿意学这个。"

  对于收徒弟,吴元冲显然不抱希望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已经拒绝了,并在做电脑生意。这时候游人越来越多,当他们看到这架复杂的织机和如此复杂的织造工艺时,不又发出一阵阵的惊叹。

  在这间小小的作坊里,四周墙壁上挂满了一幅幅手工织出的蜀锦和蜀绣制品,绚丽多彩,尽管观赏者很多,但却鲜有人买。

 

  • 13980801217
  • jinmaxiu@163.com
  •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2号浣花香广场7楼蜀锦处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139808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