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锦绣成都如此多娇

发布日期:2008-10-12 访问次数:3171

  锦官城、锦江、锦里……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里为什么都嵌着一个“锦”字?这些透着古典气息的“锦”字为什么都跟成都有着莫大的关联?您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甚至这根本不成其为一个问题,因为“锦”对所有成都人来说熟悉得已经理所当然了。但是,我们想要告诉您的是,以上所有问题,以及如今成都以“锦”命名的二十多处地名、街道都源自一个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

  生于汉唐 冠名成都

  成都是中国丝绸业发祥地之一,故称“蚕丝古国”。早在战国时期,蜀锦已成为重要的贸易品。由此开辟了一条由成都出发,经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到中亚的国际文化交流通道——“南方丝绸之路”。汉代,因织锦规模宏大,汉政府特设官职“锦官”,成都因此得名“锦官城”,濯锦之江即为“锦江”,锦工织锦之地称为“锦里”。唐代是蜀锦的鼎盛时期,蜀锦代表中国古代丝织技艺的高超水平,被视为唐锦的代表。《兰亭序》文字锦,作为“异物”入藏宫中;各国遣唐使来到大唐盛世,带回国的织物多为蜀锦,时称“蜀江锦”,现在日本的正仓院和法隆寺仍有收藏。

  出使美国 被疑“作假”

  现年42岁的贺斌,是为数不多全面掌握蜀锦织造技艺的人之一。蜀锦技艺的传承,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完全靠口口相传。贺斌忧虑这种传承方式的不稳定性,遂花了多年时间走访老织锦人,整理出了首部有关蜀锦织造工艺的专业资料。昨日上午,在蜀江锦院那台清道光年间遗留下来的蜀锦花楼木质机旁,贺师傅边织锦边给记者讲述了一件啼笑皆非的事情。

  1982年,17岁的贺师傅来到了当时的成都蜀锦厂,从最原始的手工织锦和花楼木质机开始学习。3年后,学有所成的贺斌到美国波士顿展出蜀锦。在展览场地,贺师傅有条不紊摆开了架势,挑花结本、装造拉花、投梭织造……令他没想到的是,这项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技艺吸引了里三层外三层的美国观众。因为织造蜀锦时是背面向上,所以每织一定长度,贺斌就会把锦缎从织机上取下以便向观众展示正面花纹。每到这时,层层观众就会发出难以置信的嘘声。“那些老外把我的手翻过来翻过去看,他们怀疑蜀锦是电脑制造出来的。”当老外们终于确信蜀锦是全手工织造出来后,全场掌声不断,高达25美元一尺的蜀锦也立马供不应求。

  蜀锦重生 市场追捧

  为保护蜀锦这个活化石,2002年,蜀江锦院成立了,这是成都唯一一家保有全套蜀锦手工制作工艺的场馆。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蜀锦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正式步入了下一个辉煌期!

  蜀江锦院总经理钟秉章谈到蜀锦时说:“其实艺术也是生产力,主要看能不能找到最佳的渠道与市场结合。”全手工织造的蜀锦非常珍贵,因为每台织锦机每天只能织七八厘米的锦缎,再加上两千多年的历史背景,所以蜀锦附加值很高,一度有“软黄金”之称。

  同时,新的蜀锦织绣博物馆已开工,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一流的专业蜀锦织绣博物馆。馆内会重点展示不同时期、不同朝代各具特色的蜀锦和历代具有标志性的蜀锦纹样和部分实物,届时将成为成都的一个新景点,也将成为成都人了解“锦官城”由来的好去处。

  • 13980803583
  • jinmaxiu@163.com
  •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2号浣花香广场7楼蜀锦蜀绣处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139808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