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阆茧、蜀锦衣被天下

发布日期:2008-10-13 访问次数:3632

        明代,有一篇著名著作《蚕论》,是明穆宗时(公元一五六七至一五七二年)人郭子章写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很宝贵的明代川北保宁府蚕丝生产盛况。《蚕论》上说,他经过浙江到四川,看到全国蚕桑生产发展很不好,唯独湖州和阆中两地,到处绿阴冉冉,"女桑(柔嫩的桑条)姨柔,参差墙下"。还说,东南的丝织业以三吴、闽、越最多,原料取给于"湖茧";西北的丝织业,以山西潞州(今长治)的潞绸最有名,原料取给于"阆茧"。所谓阆茧,就是川北保宁府阆中县出产的蚕茧。阆中,是保宁府治的所在地,是四川丝织品的一个重点产区,远在唐代,就以出产质量精致的丝织工艺品"重莲绫"闻名全国,并且成为统治者勒索的贡品之一。明代的阆中,生产更加发达,阆茧产量大,质量高,由当地蚕户所缫出的"水丝","丝细光润",可以和居于全国首位的湖丝比美,运销全国。明嘉靖编修的《保宁府志》上说,府属的巴州、阆中、通江、剑州、南江的劳动人民,从事养蚕飞缫丝、织造的很多,每年夏天,他们把丝运到苍溪出售,再由商人收买,用船载运南下,"土人以是维生,牙行以此射利"。这些优质蚕丝,大量供应山西织造潞绸。《潞安府志》上说,明代后期,"潞绸所需,来自他方,远及川湖之地"。另外,吴越人用改机织造的绫绢和福建漳州、泉州一带所产的倭缎原料,也来自川北保宁府。丝织生产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古今图书集成》上说,保宁各县生产的丝、绸、绫飞绢数量很大,除供应本郡需要外,还运销其他郡。
        在蜀锦传统产区的成都,明朝初年设立了官办的织染。局。蜀王府设的织锦坊,主要是为了满足王府的消费需要,原料由政府拨给,生产规模不大,产品"名色无多,而价甚昂,不可易得"。至于民间丝织业,在元代残破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明书·方域志》上有"俗不愁苦多工巧,绫锦刁镂之物遍天下"的称誉。可见成都的绫锦产量不小,而且行销全国。纹样大体还是元代"十样锦"的名目,加金锦继续生产。据说保留在石柱县的一件蜀锦蟒袍(秦良玉袍),虽然已历时三百余年,袍上的金线大部分脱落了,但仍可以看出明代蜀锦工人的优秀技艺。
        从全国范围来看,明代四川已不是丝织特别是锦缎生产的重点了。明初,全国的地方织染局共有二十二处,除四川、山西、山东、河南四处外,其余大部分在江南,以苏州、杭州、松江、嘉兴、湖州等五个局为重点。以前安排在四川生产的皇室用高级锦缎,也转移到这五个局,每年按规定的常额织造,并且派有宦官监督。明朝中叶以后,除常额外,又增造七千匹;到正德年间,增造至一万七千余匹,超过四川年产量近十倍。
        明末,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全国点燃了熊熊的革命烈火,明清统治阶级相继派出了大量"淫污杀劫"的官军进行镇压,四川是一个镇压的重点。他们动辄"斩首数万级",造成了"千里荒凉,人烟稀少","锦坊尽毁,花样无存","成都空"的惨景。有三十户(一说五百户)锦工随张献忠旧部孙可望的起义军到了云南,继续坚持斗争,并且把优秀的织锦技艺,传授给了当地的劳动人民,后来形成驰名全国的通海缎。到清康熙时,部分锦工回到成都,重操旧业,锦城才又响起了"轧轧弄机声"。清政府又从江浙一带迁来了一批丝织工人,先后在成都、重庆两地建立机织作坊,传授艺徒,至清乾隆、嘉庆以后,成都的丝织业才逐渐繁荣起来。

  • 13980803583
  • jinmaxiu@163.com
  •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2号浣花香广场7楼蜀锦蜀绣处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139808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