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发布日期:2008-10-16 访问次数:3413
南宋以来,我国丝织锦缎工艺的重心逐渐向江南转移,但如上一节所述,高级丝织物生产仍主要在四川。到了元朝,情况进一步发生了变化。元代的高级丝织物喜欢加金线织造,这种织金锦,即历史上著名的“纳石矢”,元政府主要在弘州(今河北阳原)和大都(今北京)等地设专局织造。成都虽然也设有绫锦局,但生产规模比南宋时的茶马司锦院远远不如。民间丝织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严重的阻碍。在成都,元政府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雷厉风行地实行“火禁”,规定晚上不准老百姓点烛(那时民间一般是用松光或蜡烛照明)。民间丝织业,用手工缫丝,木机织造,生产功效很低,全靠晚上加班加点,才能维持最低的生活,《九灵山房集》上记述了这样一首控诉“火禁”迫害的诗:
成都妇,何太苦!官家火禁猛如虎,夜长不得秉机 杼。就中小姊最堪怜,箔蚕已老雪团团。欲缫新茧为匹帛,有烛当窗不敢燃。
这是说,在:“猛如虎”的“火禁”之下;尽管长夜漫漫,织工们却不能轻易动一下赖以维生的机杼。那些缫丝的人家,眼看箔蚕已老,结茧团团如雪,早就该煮茧缫丝,织成绢帛了,可是,“有烛当 不敢燃”,使生产蒙受重大损失。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元朝统治者对民间丝织业的破坏,已经达到怨声载道的地步了。
尽管环境这样恶劣,勤劳的蜀锦工人,仍然以百折不挠的毅力,顽强的斗争精神,继承了蜀锦的优秀遗产,发扬光大,取得了新的成就,生产出驰名全国的长安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答晕、铁梗襄荷等锦样,称为四川“十样锦”。
上一文章:发展蜀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