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文艺界专家呼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日期:2008-10-24 访问次数:2770

   “百戏之祖”昆曲,韵味无穷的皮影木偶,流浪四方的说唱艺人,诙谐幽默的曲艺形式……中华五千年文明不仅给我们留存了有形的浩如烟渺的文化古迹、自然遗产,而且还创造了无形的、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代代相传至今仍香溢满园。但人们在关注这些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我们这些祖祖辈辈代代相传、有着丰富文化积淀的口头非物质遗产。参加第七届文代会的文艺专家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救救濒危的人类口头文化遗产。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是指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述形式,其中包括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舞蹈、风俗以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在目前的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地的许多非物质遗产正在面临消亡的危险。中国的许多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也面临着同样的境地。
  半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引导世人关注这种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设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荣誉称号,首批授予这一称号的19个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现形式中就有中国的昆曲艺术。然而,就是我国这个已经获得首个非物质遗产荣誉称号的昆曲,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曾风靡全国200多年的中国戏曲活化石,由于过于文雅等原因正呈衰落的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昆曲又开始起死回生,但目前全国仅有6个昆曲院团和一个传习所,真正演员队伍仅有200多百人,而且昆曲老艺术家相继去世,传人日渐减少,昆曲在观众中的影响面小,处境十分艰难。保护和传播昆曲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说。
  “中国的地方戏剧剧种繁多,尤其是一些地方小戏,存在流传范围越来越小,观众越来越少的问题,如果再不及时抢救,恐怕今后再也无缘看到这些濒危艺术品种,千百年来沉积的这些文明成果可能在一朝无影无踪。”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王蕴明谈及地方剧种发展时有些担忧。我国有几部宏伟的少数民族史诗《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论》,主要靠说唱艺人口头流传于民间而保存至今。号称世界上篇幅最长的史诗--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自古以来只是通过口头咏诵传承,说唱艺人们四处流浪,走村串户,运用独特的语言不断吸收各地的谚语、歌谣,形成一门独特艺术。西藏目前共发现40多名格萨尔说唱艺人,年龄在40至80岁之间,并逐渐减少,说唱艺术也有一个濒危抢救的问题。西藏民间文艺专家才旦多吉告诉记者:“为了保护这种民族民间艺术,政府只能努力寻找民间艺人,抢救和整理这些无价艺术瑰宝,让无形的艺术转换成录音和文字得以留存,经过20年的努力,共收集300余部文字资料。但由于说唱内容的习得相传是‘天降’,人生病后突然开口说唱,而真正的习得机制还是一个谜,这种口头艺术能否延续下去,至今还不能确定。”
  专家们认为,保护非物质遗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只有社会的共识才能真正促动文化保护,从而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保护非物质遗产,不只是如同有形文化遗产所需要的“整旧如旧”,而更多的是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这其实就是一个传统文化如何面向现代化的问题。蔡正仁院长在谈到昆曲振兴时认为,有人认为昆曲现在已变为小范围的艺术,只要继承就足够。但实际上如何继承下来,就面临发展的问题。否则光是继承,不出好戏,不解决观众的问题,也就难以为继。要培养出一大批接班人演员、音乐和编剧创作人员,排出更好的戏,扩大在观众中的影响,昆曲才能真正振兴。 纳西古乐可以说少数民族音乐中颇具特色的一种,近些年在国内外舞台上名声雀起,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云南艺术学院副院长陈勇分析认为,纳西东巴文化传统魅力无穷,纳西族人文化底蕴深厚,而且也尽可能保护传统文化,包括纳西音乐,并积极挖掘整理。纳西古乐,在拥有纳西音乐要素的同时,与古乐器结合,借助于汉族的悠久古曲,在民乐式微的今天反而广为传播也就不足为奇。
 
  遵循人类口头文化的艺术规律,及时抢救濒危文化遗产,使人类社会创造的非物质文化能够代代相传,文明成果能够千年流淌。这是文艺专家在谈及非物质遗产时的共同心愿。
  • 13980803583
  • jinmaxiu@163.com
  •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2号浣花香广场7楼蜀锦蜀绣处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139808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