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发布日期:2008-10-24 访问次数:3228
玉雕、牙雕、竹刻、绒绣、黄杨木雕、瓷刻……也许,用不了多少年,上海工艺美术的许多“绝活”将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尽管这些年来,上海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现代设计师,但是在传统的工艺美术领域,正呈现出明显的“断代”:现有的工艺美术大师已经“中老年化”,缺失的正是20岁到40岁之间的应当最有活力、最有创意的一代工艺美术人才。
尽管本市有关部门已经作了许多努力,但如何让这些激励政策一一落到实处,让传统的工艺美术重新焕发新的生机,让一代新人涌现出来,还有许多实实在在的事要做。
“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带几个徒弟”
屋子里没有空调,也没有暖气,上海许多普通人家的房子都是这样的,哪怕在冬天里也是如此。不同寻常的是,这是人称黄杨木雕“祖师爷”徐宝庆的工作室兼卧室。冬天里,这样的室温对一名年近八十的老人来说,确实有点低,因此他与我们谈话时,那双关节粗大的双手自然而然地捂住一只搪瓷杯子取暖。
那只印有“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搪瓷杯子,对今天上年纪的人来说,一定不陌生。而现在的青年人,大概没有见过它。类似的搪瓷杯子被淘汰出上海人的生活,大概有将近20年了,但它没有被淘汰出徐宝庆的生活。
这间小小的只有十多个平方的屋子里,林林总总放满了工艺美术大师徐宝庆的作品,多得几乎难以一一数清。徐宝庆出身浙江台州,一岁时慈父见背,他从7岁起在土山湾孤儿院学艺。
我们来访前,他正在一心雕刻鸡年新作“公鸡拖车”。
徐宝庆告诉我们:木雕在中国历史悠久。悠久到从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文物里,就有周身刻着大小不等圆涡纹的木鱼。秦代有木雕的乐俑、汉代有兵马的木俑。而黄杨木雕起自明清,它木纹紧密,坚韧且含有蜡质,被称为“木中象牙”。上海黄杨木雕的创始人则是徐宝庆先生本人,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带过101个徒弟,可谓“桃李满天下”。
但是,他遗憾地说:“我的徒弟,现在没有一个人在从事黄杨木雕。真正是后继无人。”
曾师从徐宝庆的上海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汤兆基,为徐宝庆“后继无人”的景况而着急。他说:不仅是黄杨木雕,玉雕、牙雕、竹刻等都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上海工艺美术馆的象牙细刻、瓷刻已经“徒有虚名”,实际上没有相关的工艺美术师。
上海曾经有大批优秀的工艺美术家,他们创作的工艺美术精品,像袁新根的玉雕等,经常在香港市场拍卖,而上海的有关博物馆却没有收藏,即使上海首批评选出的53件工艺美术精品,也没有收购一件。
“是不是像黄杨木雕这种传统工艺美术,注定会被计算机时代的‘动漫’等淘汰?”记者问。
汤兆基摇头否定:“不会的。你说‘观音’传统吧?今年春节晚会最好的节目就是‘千手观音’。传统艺术是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更新、进步的。”
传统工艺美术为什么后继无人?汤兆基认为是人才培养体系不完整、社会评价体系的缺失。从2000年起,上海对初、中级工艺美术职称的评审工作取消了,改为单位自己评聘。而现在大多数从事工艺美术的是民营企业,规模很小,企业一般不会评职称,评上了也没有权威性。而想要评上“工艺美术大师”,必须从初级、中级、高级一级一级评上去才行。
工艺美术领域同样期待“灰领”
工艺美术大师,有着“绝活”的手艺人,曾经是“真才实学”的代名词。
社会学家应当回答:为什么如今肯踏踏实实学一门绝活的人少了。技不压身,成语词典上还有。真的只能留在成语词典上了?
徐宝庆自嘲地说:我现在吃药比吃饭多了。
“鸡年了,您的心愿是什么呢?”
徐宝庆答:“我一生有三个愿望:办一个展览;出一本书;办一个小工厂。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带几个徒弟,让家庭困难、身体有残疾的孩子把我的手艺学过去。现在就剩下这最后一个愿望了。”
“千年难大黄杨树”。谁能伸出援手,让“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人”的梦想成真?
“谁来继承这一针一线的辉煌?”
“上海浦东新区泾南路100号”,这是上海黎辉绒绣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包炎辉留给记者的地址。偌大个浦东新区,泾南路究竟在哪里?记者的采访车在杨高路绕了好几圈,最后还是在一名小区保安的指点下,才找到了泾南路。就在那条短短的泾南路上,我们找“100号”还是没少费功夫:它竟然在42号和90号之间的一条小路的尽头。这条小路穿过一片已经拆迁的“断垣残壁”,将我们带到了100号。
这样的景况实在已经诠释了“绒绣”的境遇,给了我们这些来访者足够的心理准备。但当我们走上2楼,走进昏暗的绒绣作品陈列室时,我们再次感受到作品本身的辉煌与它所处环境的简陋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那曾经在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铜奖的绒绣《红衣少年》,传神地演绎了油画原作的精彩。工艺美术大师唐明敏正在细心地拂去作品《世界遗产在中国———布达拉宫》上的灰尘。包炎辉告诉我们,他正计划在2010年前将30处中国的世界遗产最经典的景色,全部做成绒绣作品,然后在国内外大城市巡展,为2010年中国世博作宣传。
说起绒绣,包炎辉有说不完的话:上海绒绣源自欧洲,但经过中国绣工百余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融合了中国传统苏、湘、蜀、粤等四大名绣的技艺,艺术表现力已经超过欧美诸国,远观立体感强,色彩浓郁沉稳;近看彩点组合依次排列;题材表现面广,尤其以表现大自然见长。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绒绣作品曾作为国礼。绒绣《毛主席、周总理会见尼克松》被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图书馆收藏。绒绣《邓小平与布什再现》被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图书馆收藏。
但当我们走进绒绣车间,再次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在场埋首绷架的9名绣工里,年纪最轻的一名王丽萍,已经44岁;而最老的一名绣工许龙娣,已经六十有四。许老太告诉记者,她13岁时就到邻居家里玩绒绣,16岁进红星绒绣厂,开始做绒绣小礼品,因为技艺出众,才被选来绣艺术品。
许龙娣几乎绣了半个世纪,记者问她:学绒绣最要紧的是什么?老人想了想说:要心定,要坐得定。又想了想说:最要紧的是喜欢。
而包炎辉最大的苦恼就是找不到既“坐得定”,又喜欢绒绣的年轻人。他说:过去的年轻绣工来源主要是工艺美校的学生,在美校时已经打好了素描、绘画等美术的基础,艺术的感觉已经培养出来了,上手比较快。而现在工艺美校这样的专业没有了,上海小姑娘学绣工,最大的特点是“坐不牢”。新手上来,做一个月,1000元钱也赚不到,下个月就不来了。而农村的小姑娘,从小接触美术的机会不多,所以淘汰率很高,10个人里最后留下来2个,最后过年时回去一嫁人,也不来了。
香港、澳门回归时,人民大会堂里香港厅的《香港维多利亚海湾夜景》、澳门厅的《中西荟萃———澳门辉煌之夜》,全都出自她们之手。但她们不知道:“谁来继承这一针一线的辉煌?”
上一文章:成都银丝工艺面临后继乏人困境
下一文章: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纺织印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