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发布日期:2008-10-24 访问次数:3212
过去,民间曾流传着一句话叫:“乱世买黄金,盛世收古玩。”随着中国太平盛世的到来,“古玩”这类有形的文化遗产早已被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物证,日益受到重视和保护。令人欣喜的是,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活态文明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也越来越得到政府和众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与重视。从2003年初由国家启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在全国产生影响之后,已有20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先后启动了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各级政府在建机构、定制度、办培训、搞试点、投资金等方面大胆探索、不断实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尤其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理念之后,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结合实际愈加体会到,华夏祖先留给后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对于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何等的重要。因此可以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文化事业的一个关键词。
其实,国人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远非始于当代。《诗经》中“国风”记录民间谣谚;《淮南子》、《山海经》收集民间故事;到了宋元及明清时期,在《太平广记》、“三言二拍”等浩如烟海的笔记小说中,对民间故事的收录更是难以数计。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使学人对民间歌谣、民间美术以及民俗民风的调查与研究渐成风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解放区,曾掀起“新秧歌运动”和“研究新年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调查民间工艺美术、制定民俗学规划、保护民族舞蹈、研究民间戏曲、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乃至组织编撰鸿篇巨制《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部集成志书》等,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在不断深化。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已经向人类提出了严峻挑战的21世纪,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到底还有多长,党和政府乃至全国的有识之士都越来越冷静地在思考着这同一道命题。
面对现实人们不能否认,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保护的任务仍十分艰巨,要走的路还相当长。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许多民间艺术在濒临绝境、不少民间技艺正在消亡、大量民间器物已经流失、一些民俗节庆礼仪逐渐被淡忘、那些年事已高的民间艺人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正因如此,在两年来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实践中,广大文化工作者才备感紧迫,丝毫不敢懈怠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之路上努力拼搏。
河北武强县为抢救和收藏年画的老刻版,已决定在原有年画博物馆的基础上继续扩建;湖北宜昌市为全面记录和保存当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调查结果,已经研发了信息数据库;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专家的指导下,更加科学地搜集整理了大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资料;甘肃对环县道情皮影的价值、源流及保护方法都有了较准确的定论;安徽在蚌埠建起了花鼓灯的传承基地;云南对普查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针;云南、贵州、福建出台了本省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江西对保护试点“弋阳高腔”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和理论支持;广东对雷州石狗的保护予以了政策与经费的倾斜;浙江率先为保护工作提供了较大的经费支持;天津在保护杨柳青年画的同时大胆探索开发利用……
国家主管部门和保护机构也从组织实施、宏观指导、学术研究等不同角度对各地的保护工作给予了重要支撑。全国许多保护试点得到了专家们的精心指点和较规范的监督;保护工作队伍在全国范围得到了专业的培训;凝聚着各学科专业人员智慧和经验的《普查工作手册》,从更广泛的角度对全国普查工作给予完整、全面和标准的指导;国家级保护名录的命名与管理体系基本确立;我国的昆曲与古琴艺术已列入世界保护名录;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批准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的保护立法工作正紧锣密鼓向前推进……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中国政府及广大文化工作者在保护工程的伟大实践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都凝聚着他们为保护工作所付出的智慧和辛劳。
然而,在充满收获却并不平坦的保护之路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要全面、科学、准确和系统地将我国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我国的保护工作与条件还有不少地方难尽如人意,如:保护的经费普遍不足;国家的保护立法还没有完成;保护的机制还有待完善;保护的管理体系还没有完整建立;保护对象还需要彻底调查和科学确定;保护方法还要更加规范和切合实际;保护所取得的成果需要得到更加妥善的保管和全面的收录;对传承人还缺乏一套科学的保护体系;保护工作的队伍建设还亟待加强。
上一文章:巴蜀奇葩蜀绣之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