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顾绣、南汇锣鼓书、黄道婆及其纺织技术、青浦田山歌———这是上海市第一批推荐和申报的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些遗产有的早已濒危,有的虽未达到濒危的程度,然而却正面临着被同化以致消亡的危机,它们的现状如何,这些“生活的记忆”到底该如何保存继承,走向未来?
沪剧主要流布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源于太湖流域的吴淞江及黄浦江一带农村中的“小山歌”。在长期流传中演变为说唱形式的滩簧调,后进入上海游艺场,成为沪剧的前身。1953年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沪剧演出团体。
黄道婆及其纺织技术生于宋末元初的黄道婆,通过对纺织技术进行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纺纱效率;又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推动了松江一带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使松江在当时一度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
田山歌青浦田山歌起源于吴歌,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青浦民间享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田山歌是农民在田间劳动时唱的一种歌,又称邀买山歌、耘耥山歌,音调高亢、嘹亮。
顾绣始于明代。相传明代松江府有个进士叫顾名世,晚年在上海九亩地建筑了一座林园居住,取名“露香园”。顾氏后裔精于刺绣,有独到之处,绣品供观赏、赠友,“顾绣”即由此得名。顾氏绣法从内廷传来,擘丝比头发还细,针刺纤细如毫毛,配色精妙,别具心裁。所绣山水、人物、花鸟都气韵生动,精细无比。明末地方志提及顾绣时记述:“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全幅高大者,不啻数金。”可见顾绣之名贵。
锣鼓书1961年在上海南汇地区诞生,是一种由太保书和钹子书结合而成的民间曲艺。
在演出形式上,锣鼓书从最早的一个人站着唱(即单档),发展到多人参与的双档、多角档、群档、联唱;从坐唱、走唱逐步进而衍变为有“舞蹈”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