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蜀绣、蜀锦、蜀绣

刺绣介绍
蜀锦系列
·蜀锦熊猫镜框28
·蜀锦熊猫卷轴31
·蜀锦太阳神鸟7
·蜀锦批发脸谱12
·兰亭序出师表8
·四川蜀锦卷轴92
·中国蜀锦镜框31
·名人名画书法8
·蜀锦套装礼品0
·重庆特色礼品1
蜀绣系列
·蜀绣熊猫精品60
·蜀绣鲤鱼精品13
·成都蜀绣花鸟40
·蜀绣太阳神鸟4
·四川蜀绣名画32
·中国蜀绣牡丹12
·蜀绣单面绣13
·蜀绣双面绣24
·高档蜀绣紫檀21
馈赠定制
·熊猫类3
·脸谱类2
·太阳神鸟类2
·企业定制9
·古蜀锦官1
·刺绣蜀绣0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信息  >>  蜀绣新闻

巴蜀奇葩蜀绣之悠久的历史

  双击自动滚屏 查看:8086 次  来源:互联网


       成都西郊,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绿树掩映的杜甫草堂东侧,矗立着一座别致的仿古大楼。大楼顶上,李鹏总理题写的“成都蜀绣研究所”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楼下亭台水榭,繁花似锦,楼内如花似玉的刺绣女工玉臂舒展,彩线飞舞。陈列室内,一幅幅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这里,就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蜀绣工艺品的生产基地——成都市蜀绣厂。透过那精美的工艺品,我们看见的是蜀绣的发展、兴盛以及灿烂的巴蜀文化。
  蜀绣起源于川西平原,因川西古称“蜀”,故川西的手工刺绣被称之为“蜀绣”,沿袭至今,成为古巴蜀和今天四川地区刺绣的统称。
  刺绣的兴起,与蚕丝织品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蜀”、“蠋”也,“蠋”是一种野蚕。东汉许慎的《说文》解释,蜀,葵中蚕。清代汉学家段玉裁在他的《宁县志》中说:“蚕以蜀为盛,故蜀曰蚕丛,蜀亦蚕也”。可见,“蜀”就是蚕。古代的川西,正是因为种桑养蚕发达,才被人称为“蜀国”或“蚕丛国”。有了发达的桑蚕业,织造业应运而生。《华阳国志·巴志》记载:“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万国,巴蜀往丐”。《史记》中有春秋时代初期,蜀国和泰国通商的记载。讲蜀人用麻织成的蜀布,用蚕丝织成的帛等曾运销到泰国的都城雍。蚕桑织品的出现,为刺绣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随着丝织品的出现,民间刺绣日益兴起。春秋时期,蜀人已将刺绣用于服饰,发展到秦汉时期已具有一定的技艺。西汉文学家杨雄曾在《蜀都赋》中,高度赞扬蜀地刺绣的精湛技艺,“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锦绣”之说大慨源于此。由此可以想象,当时成都“挥肱织锦,展帛刺绣”的精采场面,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载蜀地有绣的文献。从这一记载里,我们不难看出蜀绣至少在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已经具有一定的民间基础了。
  以后中国的各个时期,都有关于蜀绣的历史记载,也客观地反映了蚕绣的技艺发展。
  蜀绣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即由分散于民间的闺阁女发展到专业刺绣人员和小型刺绣作坊,并为刺绣行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清道光年间(公元1830年前后),为适应刺绣业的发展,成都地区成立了刺绣的领导机构——“三皇神会”。这个神会由铺(店主)、料(领工)、师(工人)组成,制定了奉祀条规,维护行业利益,调解行业内部纠纷。绣工则逐步形成三个刺绣业别;一、穿货,以生产霞披、挽袖为主;二、行头,以专制剧装、神袍为主;三、灯彩,专做红白喜事用的围屏、彩帐等。穿货业发展较快,人员逐渐增多,品种也有所增加,产量加大,技艺不断提高,出现了平金、打子、拉丝、平绣等技术。公元1903年(光绪29年)在四川劝业道道台沈荣坤、周孝怀的先后主持下,成立了四川省劝工总局。总局内设刺绣科,由善画懂绣的张绍讵领导。刺绣科有技艺较高的刺绣人员六十余人。张绍讵与绣工们一起研究刺绣技艺和图案设计,创造新针法,增强蜀绣的表现力。劝工局生产的绣品细微精美,风格突出,大量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在劝工局的影响下,民间刺绣也随之提高,民间绣品质量比劝工局稍差,但刺绣高手不乏其人,如成都三槐树街王松轩女士自制彩线,采用名人画稿,绣工精巧,很受欢迎。她的绣品虽高于官价,但仍被人争相购买。
  辛亥革命成功后,清王朝被推翻,破除了旧的服饰制度,在刺绣行业中发生了很大变动,刺绣人员不得不转向改做民间大众化的日用品,如被面、枕套、罩檐、门帘、采帐、寿裙、寿衣等。兼营欣赏品的铺也有十余家,主要产品有佛象、鹦鹉、郑板桥的竹石以及人物等。在色彩上有了很大变化,流行镶花、应用同类色,表现明快,改变了过去大红大绿的色彩。当时蜀绣产品覆盖率较大,不仅占据了省内市场,而且还大量流向省外,刺绣人员也相应增多,仅成都就开设店铺六十余家,专业刺绣人员一千余人。
  抗日战争期间,广东、江苏、湖南等省相继沦陷以后,成都成了西南大后方,绣品主要靠成都供应,因而蜀绣产品供不应求。这个时期不仅专业刺绣人员增多,而且川西平原的农村发展起数以万计的副业绣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陷入内战,通货膨胀,被面需求量突然增大,资方为牟取利润,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并采取压低工资等手段来增强市场,增大产量,因此在川西农村迅速发展廉价绣工,人数多达两三万人。农村低廉绣工的工资,危及了专业人员的生计,逼使大量绣工改行改业,到解放前夕,成都仅有经营店主一百人左右,专业绣工90余人。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蜀绣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51年成立了公私合营刺绣工厂。1956年在合作化高潮中转为集体所有制的三个合作社。1961年三个蜀绣合作社合并为现在的成都市蜀绣厂。为保护、发展、发掘民间工艺,党和政府大力扶持蜀绣生产,使蜀绣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技艺有了较大提高,绣制了一批优秀作品。
  正当蜀绣蓬勃发展之际,十年浩劫使刺绣生产全部陷于停顿,绣稿被焚毁,蜀绣厂被迫转向,刺绣艺人改行生产铝瓢,在极左路线的破坏下,悠久的传统工艺被迫中断。
  1971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蜀绣事业开始恢复,专业绣工仅7人,生产量极小。1980年,蜀绣厂全部职工才转回到蜀绣生产上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蜀绣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下一个: 关于蜀绣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客户留言  |  新闻中心  | 友情链接 | 付款方式 | 蜀锦 | 蜀绣 | 刺绣
北京蜀锦蜀绣加盟 四川蜀锦蜀绣加盟 安徽蜀锦蜀绣加盟 山东蜀锦蜀绣加盟 江苏蜀锦蜀绣加盟 上海蜀锦蜀绣加盟 广东蜀锦蜀绣加盟 浙江蜀锦蜀绣加盟
福建蜀锦蜀绣加盟 重庆蜀锦蜀绣加盟 甘肃蜀锦蜀绣加盟 广西蜀锦蜀绣加盟 贵州蜀锦蜀绣加盟 海南蜀锦蜀绣加盟 河北蜀锦蜀绣加盟 河南蜀锦蜀绣加盟
更多蜀锦蜀绣加盟    
Copyright©2017成都锦绣玛工艺品 版权所有
电话:028-83235883 13980803583 E-mail:jinmaxiu@163.com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2号浣花香广场7楼蜀锦蜀绣处 【四川省人民医院侧—青羊宫正对面】 您是第 16773528 位访问者 
 蜀ICP备081004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