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人杰地灵。
三千多年前,川西平原的古蜀人在繁衍后代,发展生产的同时,创造了灿烂的古蜀文明,其中包括巧夺天工的
蜀绣技艺。
三千多年来,难以计数的刺绣艺人以辛勤的劳动和非凡的智慧,传承历史,传承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刺绣精品,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蜀绣针法技艺。这些针法技艺世代相传,大约在清朝末期跻身于“中国四大名绣”之列,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三千多年中,蜀绣曾经历了两汉、唐宋、明清三个繁荣期,曾被喻为“蜀中之宝”,曾被赞为“穷工极巧”,刺绣之乡成都城郊曾出现过“挥肱织锦、展帛刺绣”的恢宏场面。建国后,位于杜甫草堂侧的成都蜀绣研究所也曾出现过精品荟萃、绣女如云、外宾川流不息的辉煌场景。记忆令人陶醉。
三千多年后,市场经济席卷华夏,蜀绣难以置身于桃花源中。机绣代替手绣,被套淘汰被面,蜀绣事业面临窘境:经营困难、人才流失,高精技艺后继无人。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成都剧装厂、成都皇汉绣庄、成都蜀绣厂先后退出历史舞台。蜀绣被列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往昔风光不再。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回到民间的蜀绣艺人们奋发图强,创办实体,招收学员,研究刺绣技艺,培养青年绣工,开发新产品,期望重振蜀绣辉煌。以工艺美术大师孟德芝为代表的蜀绣资深艺人正在开拓出一条将市场经济与发展蜀绣相结合,在市场经济中传承蜀绣技艺的新路子。她们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效。她们努力的结果必将为四川传统工艺的繁荣做出新贡献。
三千年后的今天,蜀绣正在形成百花争艳的新局面。蜀绣的又一个春天即将来临。我们期望,刺绣艺人们继续坚持、守望。我们相信:
待到山花灿漫时,她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