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发布日期:2010-12-31 访问次数:6945
蜀绣也称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由于其历史悠久和技法独特,民间懂得蜀绣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不过在上里,却有一个蜀绣能人,一根绣花针在丝绢上来回穿梭,飞针走线中,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呈现眼前……
店中瑰宝知音难觅
在上里古镇人人都知道有个蜀绣女,她叫刘燕,就是本地人,乡亲们都笑盈盈地夸她学了一门好手艺。
穿过狭长的主街道,一拐弯来到了一条岔道,没走两步,刘燕的店面呈现眼前。
这是一家民族风味十分浓厚的店铺,好看的民族饰品琳琅满目,花花绿绿的民族服装挂满了三面墙。一切似乎和蜀绣没有关系,不过店中央摆放的巨大屏风却道出些端倪。
“这个屏风是我们店的镇店之宝,是我姐姐自己绣的。”守店铺的一个小妹妹说道。这屏风约有2米来宽,1米来高,裱着一幅“报春图”,图上火红的梅花娇艳欲滴、栩栩如生。
刘燕个头小巧、长相甜美,她说,过去这个店只经营蜀绣,但生意时好时坏。“现在懂蜀绣的人太少了。蜀绣价格不菲,因此感兴趣人的多,但真正愿意掏钱购买的却很少。”因为这个原因,刘燕不得不将大部分的作品都摆放在了家里,店里也转向经营起其他好卖的东西。
随着传统手工艺的逐渐式微,蜀绣的传承人已经越来越少。“别说年轻人,很多年纪大些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看到我的作品只觉得绣得好看,但具体的绣品他们却并不清楚。”刘燕说自己开店6年来,遇到许许多多对她作品感兴趣的人,但其中懂得蜀绣的内行人不足10人。刘燕一遇上知音便高兴得不得了,她总是会拉着别人摆上半天龙门阵。
一次邂逅一生结缘
蜀绣历史悠久,最早关于它的记载出自西汉文学家杨雄的《绣补》一诗。后来晋代的《华阳国志》又提到这种蜀中刺绣闻名于世的绝世工艺,同蜀锦一同被视为“蜀中之宝”。起初,蜀绣流行于民间,产于成都平原。后期发展形成产业后,则主要产自成都、重庆、绵阳、温江等地的大小作坊。
刘燕的蜀绣技艺就是从绵阳学来的。
2004年,刘燕考上了绵阳的一所医学院,准备学习药理知识,以后在医院当名药剂师。没想到一次与蜀绣的邂逅,让她放弃了最初的梦想,转而和蜀绣结下了不解之缘。
“绵阳的蜀绣作坊不多,我总觉得是机缘巧合让我遇上了蜀绣。看着一幅幅精美的绣品,心里就想,要是自己也能绣出这么一幅该多好啊。”当时正巧作坊在广招学徒,这让刘燕有些动心。
一整晚的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而在此之前刘燕从未有过这样的急迫心情,就连考药剂师也没让她如此兴奋过。
第二日,刘燕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父母,又向作坊主交了500元钱的学费,开始了自己的学徒生涯。“刚刚开始笨得很,跟着师父学绣一面35厘米乘以35厘米的小作品,经常刺破手。最后成品褶皱厉害,根本裱不起来。”刘燕绣的第一幅作品是幽兰,由于画面干净、简单,常常作为入门者的首选图案。
学习的过程是枯燥、乏味而漫长的,2个月过去了,3个月过去了,许多和刘燕一同入门的人都选择了放弃,只有刘燕却坚持再坚持。“如果不是有这个爱好,我也坚持不下来。”她说她很享受一幅幅作品在自己手上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过程。
当时蜀绣作坊的销路很好,一副35厘米乘以35厘米的作品至少要卖200多元。刘燕每完成一副绣品,作坊老板总是低价回收再高价卖出。可刘燕怎么舍得将自己一针一线的心血拿去贱卖,大大小小二十多幅作品,刘燕都一一珍藏着,她并没想到要拿它们来赚钱,在她当时看来,这些作品只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肯定,疲乏时只要看看它们,心情就会轻松起来。
古镇创业执着蜀绣
2006年,上里古镇旅游开发。刘燕的父亲买了两个门面,但一时之间不知道做什么好,这时一个友人却提了个醒。“你的女儿不是会刺绣嘛,在古镇上卖刺绣肯定赚钱。”不久,刘燕果真带着自己的作品回来了。
没做过生意,心里总是忐忑的。“蜀绣物稀价高,不知道雅安人能不能接受。”店铺没开多久,价格便宜、操作简单的十字绣又开始流行,古镇上一下子连开了好几家十字绣的专营店,生意都比刘燕的蜀绣店好。
看着不景气的蜀绣店,刘燕的朋友劝她改卖十字绣,可是固执的刘燕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手艺,让更多的人认识蜀绣。
古镇上卖十字绣的做了没多久便接二连三地转行了,而刘燕的这家蜀绣店却依然存在。期间,她还收了两名徒弟,一个是自己的同学郭蓉,一个是自己的同乡杨增霞。杨增霞跟着刘燕的时间较长,她告诉记者蜀绣比十字绣难学多了,光是针法就有上百种,目前学了一年,仅学了些皮毛,但觉得十分有兴趣。
这些年在不断创作新作的过程中,刘燕的手艺也有所提升,过去刘燕的蜀绣像绘画的工笔画,很精巧、逼真。但现在的作品更“写意”,更富有灵性。在刘燕的作品库里,记者看到了一副以“二仙桥”为主题的“写意绣”。“我本来就是上里人,一直都想以上里为题绣上几幅作品,但是以前只能绣固定的花样,现在跟油画老师学了一阵,有了画画的功底,创作的题材更广泛了。”刘燕说,今后她还要创作许多和上里有关、和雅安有关的特色绣品。
2007年,某电影公司的两部电影《情归上里》《梅花结》在上里古镇取景时,特别邀请刘燕临时绣制了一副以国宝“熊猫”为题的蜀绣作品,这让刘燕很有成就感。“虽然现在还有很多人不认识蜀绣,它的价值也还没得到真正体现,但我相信蜀绣历史不会被埋没,蜀绣的文化也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刘燕一天中的大半时间都花在刺绣上。有时候,古镇天气放晴,刘燕也会将绣架搬到店铺外的街道旁。在水墨一般的上里,在清幽宁静的古镇,你能看见这么一个长相清秀的女孩坐在一架绣具前挑针引线,一针一针绣出俏丽多姿的繁花朵朵,一针一针绣出气势磅礴的铁马冰河,用针线绣出了自己一路向往的美好生活。
上一文章:科学发展观在四川的伟大实践
下一文章:运河沿岸:“非遗”风景只依稀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