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梁祝传说”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传说的发源地———宁波市鄞州区通过了全国专家学者的申报可行性论证,即将由鄞州区政府委托国家文化部属下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向联合国正式提交申请。
凄艳绝美的“梁祝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中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民间传说,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据专家考证,梁祝传说起源于1600多年前的鄞州,
梁山伯原为县(即鄞州)县令。现存较早也较完整的宋代明州(今宁波)知府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中,还明确记载了梁山伯的生卒年月和立庙时间,说梁山伯生于352年农历三月初一,死于373年农历八月十六,终年21岁,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庙(又名“义忠王庙”、“梁圣君庙”)修建于397年。如记载可靠,大致推断“梁祝传说”当产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这20多年内,完全形成则在宋代到清末。据考证,浙江省是我国梁祝传说发源篇目最多的省份,宁波又是浙江省内传说篇目最多的地区。
去年4月,鄞州区委、区政府提出要为“梁祝传说”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5月,在宁波举行的“梁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鄞州区又拨出专款,邀请中国民俗保护开发研究中心的专家教授和鄞州区文联一起来做梁祝传说“申遗”的前期调研工作。目前,他们在对当地原有梁祝文化资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考察,又在宁波及周边地区扩充了一些新资料,现已整理成光盘。同时,他们还制订了完整的梁祝文化保护方案。
据介绍,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具备5个条件。对照之下,“梁祝传说”已具有1600多年的历史,且富有江南地方特色,有的是清风杨柳,书生少女,缠绵悱恻,文质彬彬,这种柔美的艺术形式,反映了江南百姓的审美心理特点,也显示出梁祝传说产生的地域环境特色。另外,“梁祝传说”奇丽的情节结构体现了人类对于爱情的忠贞精神,其优美的艺术魅力使它在流传过程中被许多艺术形式所接受,如鼓词、故事、歌谣、传奇、木鱼书、戏剧、曲艺、音乐、电影、电视、剪纸、文学、民俗等。丰富的表现形式及各种艺术的不同特点,使之形成大量形式、内容均异的“版本”,这也使“梁祝传说”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使其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艺术之一,形成文学、艺术、手工艺、礼仪、民俗、信仰等庞大独特的梁祝文化。久而久之,梁祝传说和以传说为内容的其他艺术形式,还衍化为梁祝民俗文化、婚俗文化等,且表现形式还可以更加丰富,以使其成为宁波文化产业中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世界品牌。
但近20年来,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影响,同其他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一样,“梁祝传说”也面临传承的困境。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再也找不到梁祝传说的传承者、说唱者,而梁祝文化的“根”在于梁祝传说,故而亟需进行保护性开发。对此,最好的办法便是“申遗”,通过“申遗”从根本上来保护这“不但在中国家喻户晓,且100多年前在东南亚已广泛流传,使全世界观众都为梁祝文化的魅力所陶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代表青岛泰之原话)的美丽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