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发布日期:2008-10-25 访问次数:3090
2005年7月15——19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强调,做好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建立本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一些贵州少数民族独有的刺绣、蜡染、雕刻等手工技艺逐渐被工业化产品替代而濒于湮灭;一些口头文学、民歌、古歌、乐曲、乐器等在原流传地区无人继承而濒于失传;一些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目前传统文化消逝的速度很快,就在我们谈话的这一秒钟,就可能有一个身怀绝技的老人过世了,但他却没有传人;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有传统文化在消失……”7月17日,在贵阳花溪举办的“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工作培训班”上,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田青教授如是说。
40余项文化遗产申请国家保护
据悉,截止到2005年7月15日,贵州省文化厅共收到全省各地报上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168项,经过多次召集专家会议进行讨论,初步确定40余项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项目。
这些申报项目的大致情况如下:
民间文学(口头文学):黔东南苗族古歌等。
民间音乐:侗族大歌。
民间舞蹈:台江苗族反排木鼓舞、苗族大小迁徙舞、荔波瑶族打猎舞等。
民间戏曲:安顺地戏、威宁撮太几、册亨布依戏、八音坐唱、德江傩堂戏、黎平地扪侗戏等。
手工技艺:黔东南苗族服饰艺术、丹寨苗族蜡染、布依蜡染、花溪苗族挑花、罗甸土布制作、从江增冲鼓楼花桥建筑工艺等。
文化空间:苗族牯藏节、布依族查白歌节、三都水族端节、苗族芦笙文化、台江姊妹节、侗族萨岁、六枝梭嘎苗族祭箐节、平坝仡佬族吃新节等。
民间习俗:从江赞里侗族生育文化、松桃苗族蛊表演、都匀郎木寨水族婚俗、思南土家花灯等。
贵州省文化厅负责人谈到,上述项目只是初步筛选出来的一部分。许多东西都还待进一步的专家与学术探讨。为此,目前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仍在进行中,全省各地仍然可以继续申报项目,最后要选出一批高质量的项目,2005年8月份将正式向国家申报。
要去法国看苗族刺绣吗?
贵州省文化厅厅长张继增在7月15日的大会发言中谈到,贵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是贵州文化发展的根源和基础。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全省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但在有些地区,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滥用和过度开发比较严重,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在他们那里发生了变异,保留着我们民族的最古老最纯粹的记忆和文化基因遭到了破坏。
谈到老艺人的消亡,苗族文化研究专家、研究员杨培德曾经说:“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使一些本很脆弱的苗族文化迅速地消失;经济方式的改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继承、传承出现危机;很多年轻人都出外打工,没有时间和心情与老一辈学,最后歌不会唱,舞不会跳,完全抛弃了传统文化”。老艺人和歌师们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如果歌师走了,就没有人会唱古歌了。”“苗语娃娃都不太会讲了!”“40岁以下的苗族妇女基本上不会刺绣了!”“吊角楼正在被砖房代替!”
记者也在会议的采访中了解到,曾经令贵州引以为自豪的苗族服饰、那些把苗族民间传说故事、图腾等惟妙惟肖地绣在衣服上的刺绣工艺,也面临失传的危机。而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法国人先后四十余趟来贵州收购苗族的刺绣,并得意地说:“以后你们要研究苗族刺绣就请到法国来,我不收你们的门票。”
盘点家底是基础
针对现在全国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对于保护遗产是否真的有效?会不会出现普查完了就丢手不管的情况,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工作培训班”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说:“普查工作只能是盘清家底,看我们现在还剩下什么。然后再根据普查情况,分别对待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人说一切都应该保护,但实际上并不该这样。我们必须站在现代的视角来看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是值得保存的,什么是可以不要的。全国的普查工作只是一个基础,根据这个基础我们才能做接下来的保护”。
贵州丹寨县文化馆馆长韦士军,带了一份《吁请支持苗族古籍经典〈贾〉的抢救工作》到大会上来,他告诉记者,《贾》是苗族古代文学、史学、哲学、法学、巫学等的综合集成,主要流传于贵州黔东南州的丹寨、凯里、麻江、黄平、施秉、台江等地,总幅超过万行,是苗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在当地苗族人民中最具权威,堪当苗族古籍中的经典。在清雍正之前,《贾》主要由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充当组织管理者的理老、寨老巫师们所传承和掌握,用来教谕、规范人们的言行修养和解决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并且,在民国时期,丹寨还曾开设学习《贾》的课堂,当年的学生只有一位93岁的王姓老人健在,只有他一个人能说,而20多年来从事系统调查搜集研究《贾》的业余研究者王凤刚老人也已六十多岁,且瘫痪在床、经济拮据,但为了这项口述体文化遗产,坚持把一些部分掌握《贾》的老人约至家中进行搜集记录,迄今为止,王凤刚已经用苗汉双语记录了1.7万行第一手资料,期望能够将其出版存世。
贵州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富矿
田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及创作、批评工作。7月17日,专程从北京赶来贵阳花溪,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工作培训班”学员授课,主讲关于申报的录像资料事宜。
田青告诉记者:“前年我曾经来过贵州黎平,我对贵州的印象非常好。贵州少数民族众多,民间文化艺术丰富,是个传统文化的大省、富省。”当记者问及贵州哪些项目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可能性比较大时,他说:“肯定是流传时间越长、影响范围越大的项目获得的可能性越大。”
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在培训班上主讲的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作用、概念与民保工程的关系》。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我对贵州很有感情,早在20年前我当少数民族文学所所长时,就曾因编撰一套各民族文学丛书而来到过贵州,对于贵州蕴藏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我非常地敬佩。今天,我们去参观了一个苗族博物馆,看到了那些美不胜收的苗族刺绣,它们太精巧、太可爱了!我能感觉到刺绣者把时间、生命和她们的情感都绣进去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可是,刘魁立也谈到,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那样一个时代,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培育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爱。因为这样的传统像我们的民族语言、生活习俗,其核心作用是可以联系我们的情感、发挥民族认同的作用,这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尤为重要。
上一文章:成都蜀锦:机织工业的苦难历程
下一文章:都江堰放水节清明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