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银花丝现状

发布日期:2008-10-25 访问次数:3100

 部分传统技艺不为人熟悉
  相比蜀绣蜀锦,银花丝这一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手工技艺却不太为老百姓熟悉,“计划经济时代,它基本全出口,现在虽然市场放开了,但是因为它的价格相比之下较为昂贵,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又比较现实,因此它还不太为老百姓熟悉。”昨日,在我市专门从事银花丝工艺制品制作的成都金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里,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在一间银花丝工艺品展示间里看到,形态逼真的苍松、翠竹、梅花、兰草;含苞待放的牡丹、玫瑰、芙蓉、月季;形神兼备的人物、鸟兽、虫鱼和龙凤呈祥之类的图案,甚至还有一座“杜甫草堂”。这些银制品玲珑剔透,并呈现出一种特别的淡雅。靠近仔细一看才发现,花瓣、羽毛、屋顶等全是用一根根比头发还细的银丝做的。在另一生产车间,三四个女工正在赶制一个以熊猫为主题的银盘。那些细如发丝的银丝,经她们巧夺天工般的双手填丝、累丝、炭丝、穿丝、搓丝等工艺后,一点一点地填在图案内,成为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银丝画,有的还成形为银瓶、银盘等立体的银丝工艺品。

困境

  人才和市场制约技艺传承

  与蜀绣蜀锦面临同样的困境,银花丝技艺后继无人的情况也较为突出,该公司一位生产负责人告诉记者,银花丝制作工艺复杂,耗时长,成品价格因此较高,传统的图案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因此他们也在着手开发一些贴近现代人审美的图案,比如太阳神鸟等,只有重新开拓银丝花工艺品的市场,才能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使成都银丝花工艺得以传承下去。“我们现在基本都是有了订单,才会制作,忙的时候,也会临时召集一些工艺好手回厂帮忙!”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销路好,工资待遇又高,自然来学的人也会多一些。”也许,开拓银花丝工艺品市场销路,将成为它存留下去的关键一环。


企盼

  在锦绣工场找到传承希望

  “如果能进入锦绣工场,为银花丝提供更多的展示舞台,销路渐广,这门手艺的传承也就多了一份希望!”一位银花丝艺人的话语,流露出她的企盼。

  记者了解到,年内将开工的锦绣工场,位于成都浣花溪风景区,与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相连。这个占地达数百亩的项目将整合蜀锦、蜀绣、金银制品、漆器、竹制品等五大传统工艺,集商业、娱乐、餐饮、旅游于一体,打造成为我市又一旅游集散中心。摸底河则将成为工场的内河,沿河两侧将重点打造千年之前成都民间坊肆的景观,再现一幅成都版《清明上河图》。另外,草堂东路将修建成一个船梭形的广场,广场中央树立巴蜀丝绸文化始祖嫘祖的雕塑。广场北侧则是占地40亩的传统工艺文化展示区,以传统手工作坊的方式进行展示制作流程。

  • 13980803583
  • jinmaxiu@163.com
  •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2号浣花香广场7楼蜀锦蜀绣处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13980803583